关于生育率的随想
现代社会诸国生育率低下的原因被大家广泛讨论。很多人都从文化角度入手进行各类分析,认为很多美好的旧文化不复存在,是生育率崩盘的核心原因。在我看来这类思路完全是倒果为因。任何文化都是某种生活方式结构溢出在舆论场中的表象,而非事情运作起来的根源。
从让人产生某种念想的“第一性原理”出发解释这个问题,生育率降低最关键的原因只有一条:驱动人们生育的负面情绪越发稀少了。
最首先的一个负面情绪来源就是物质上的生死。古代人类生产效率低下,一个人失去劳动能力后很难靠劳作获得必需的生存物资养活自己。从古至今,全球各个文明都有养儿防老的传统,为的就是在缺乏食物保存技术和物资交换系统的情况下让自己失去劳动能力后依然能在值得信赖的人帮助之下苟活一段时间。然而,发达的食品工业、通畅的商业物流,和全民共享的社会保障体系终结了这个“传统”。任何人只要坚持工作三十年,就能拿到政府提供的社会保险金,确保自己晚年饿不死。这一现象是最近几百年才涌现而出的。如此生活方式,已经超越了绝大多数人的直觉,让人失去了生养后代的本能。
精神层面上可能因没有子嗣而产生的负面情绪也被消除了:吃饱后,人类进一步的精神需求是社交需求。在文化产品贫瘠人均文盲的远古时代,人们会很自然地选择从肉欲中寻求精神上的欢愉,孩子就这么不幸地诞生了。现代文化工业摧毁了这一原本非常自然的过程。只要一台智能手机,人们就可以和童年时的朋友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一同做游戏,获得那份轻松的快乐,永远长不大也无所谓了,没有同享肌肤之亲的亲密伙伴也没那么让人羞愧了。商业化娱乐产品带来的乐趣并不比做爱差多少,更不要说避孕的手段也越来越靠谱了。
还有一个精神层面上催生的负面情绪,是面对死亡和意识终结的恐惧。似乎有个血缘相连的孩子,就有人能继承自己的意志了,生活也就有希望和盼头了。然而,聪明人都能看清楚冰冷的事实:不管少了谁,地球都会转,功成未必需要在我,我在也未必能成功。有文化的人越来越多了,谁都能念上两段天下大同的哲学理想,跟着后现代虚无主义思想指导下写作而成的剧目吟诵几句玩世不恭的台词。这些新时代的精神鸦片让人觉得“自有后来人”,多少把这份恐惧冲淡了几分,让每个人都变成了无需苦行也能成佛的僧尼。
至于生娃带来的正面情绪的那部分呢?反而变成了让人不想生的负面情绪。曾经农业社会下,每个家庭都是一个个体户企业,人们每生一个孩子就等于为自己的家族培养了一位新员工,生产了一根机械臂,是集体向前进发的新希望。每个大户家族都以人丁兴旺,能带队攻陷更多适合耕作的土地而骄傲。今天,培养一个能为家庭带来经济增量的孩子的成本极高,且缺乏稳定的预期。父母们再也不能贪婪地剥削自己产下的崽,制造马尔萨斯的诅咒之下的庞氏骗局享福了。中国仅有的经济发达且生育率的省份是广东。正是因为该依然存在大量以血缘为纽带的家族企业,依然适用旧时代的那个原则。然而,在大型企业全球化标准化席卷世界的过程中,这类经济模式还能维持多久也是个问题。
多生孩子的内在正向激励只剩下了当自己事业有成生活有进步希望的情况下的扩张欲望。然而,从经济学的角度说,不可能什么时代都让绝大多数人取胜的。经济是个体互相自由交易的结果。交易的过程中,总要有人扮演消费端的下位者,有人扮演组织生产的管理者。如果一定要在经济上有所成就和进步,支配更多资源才愿意去生育,那对占人口绝对多数的经济上的被支配者来说,这世上已经不存在任何正向理由去生育了。
这一逻辑在现实的经济环境下就有不同切面的体现。比如说,发达地区里,各类来自落后地区的新移民生育率高;又比如说,美国的生育率在发达国家中算高。或锐意进取或天赋异禀的一代移民在新环境奋勇搏杀,尝到了经济发展的甜头,对未来有了盼头,就想多生。然而,等到他们的下一代成为了本地人,大多泯然众人,和多数普通人同样看不到盼头,生育率和先前的本地原住民趋平。至于美国人的好日子,众所周知,多半是靠美国霸权所维持的美元超强购买力收割其他国家所得。说得难听一点,一户美国人家愿意生的背后,是三户东亚人家的绝户。这不过是制造了更大的熵增之下的负熵。
只有当思考到了这一步时,才能由此开始真正说清楚文化在整个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新的生产关系下,旧文化已经破产了。如果我们的社会依旧按照弱肉强食力图淘汰无用之人的旧文化运转,都像老中一样每天只想着互相较劲,把看别家绝后当乐子,那绝大多数人都不可能从养育中获得快乐。那么,在工业社会的诸多诱惑和退路之下,人类文明只有人口萎缩一条路可以走。只有对包括生育在内的各类传统提出现代化诠释,才有可能塑造出属于这个时代的,用以传承人类文明的宗教。
可能有朋友会说,为什么一定要有一款“用于传承文明的宗教”呢?累了,毁灭吧,赶紧的——我不是什么宗教人士,但我见得多了。当环境剧变时,自然选择不够彻底的族群中,会展现出本能对人的蒙蔽能让人干出多少蠢事:控制不住自己摄入营养的本能,就会在现代食品工业的帮助下吃成肥猪暴毙;因为没有野兽的追杀而放弃跑步缺乏锻炼长期坐在格子间对着显示器劳作,亚健康的状态就会伴随人的一生。更不要说各类闻所未闻的合成毒品……人类能够因为文明的进步而在肉体上不适应新的环境,就也能因为同样的缘故在精神上自绝,被敌人击溃而不自知。
我不是什么传宗接代狂。我相信的确有不少人对血缘传承就是毫无兴趣,而且这样的人一生也能活得很精彩。我只是讨厌那种被当成傻子的感觉——一想到不管是生还是不生,我的决定多半是因屈服于自己的贪婪和慵懒而做出的,我就会生出些感到自身失控的不悦。有时我们是肉体上的畜生,有时我们是精神上的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