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个馒头
早年逛知乎,看工业党为1G洗地时,常用到一个比喻。大概就是把中国工业化进程比作吃饭,改革开放后美国的技术和市场支援是让人有饱腹感的第五个馒头,而1G时期磕磕绊绊的基础设施建设才是先前吃掉的四个馒头。尽管从结果看,让中国实现工业化的是最后一步,但前面的积累同样不可或缺,甚至意义更重大。
且不说这个结论对不对,这个论述的思路非常有趣。它的意思大概是,某种事物的发展具有一种顺序的结构,违背这个顺序进行发展定没有好果子吃,至少在分析问题时,人们也应该考虑到因果关系是什么,不能片面地盯着最后一步看。
类似的理论还有马斯洛那套大家都听腻了的五个馒头,啊不,五个层次的说法。再比如一般通过国人最喜欢的教科书上写的历史唯物主义那套,觉得人得先有钱才能追求精神文化生活,等等。近年来,我观察到的可以应用这种思路的场景有不少。比如大家最喜欢起哄的两性关系话题:尽管网络空间上女性主义喊得很欢,但从结果看,尊重女性,精神共鸣,这些看似美好到了极致的想象不过是恋爱中的第五个馒头。很多女人只需要前两个馒头——基本的生存和延续保障——就足以被搞定了(李星星的故事狠狠地扇了食肉糜的都市丽人们一个耳光)。
这个思路同样适用于更广泛的统治的逻辑。弱者的悲悯不被认可,大家更多为强者的屈尊喝彩,没有伤害别人能力的人收起拳头是毫无意义的。体制的暴力机关在呼应庸众对正义的呼唤中获得合法性。毫无疑问,“正义”这样的上层建筑也是那让秩序得以成立的第五个馒头。使用暴力的人,是强壮的;掌控暴力的人,是强大的。只有贵族才会教孩子从小要有绅士精神,那是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生来就拿着那前四个馒头。
——但是,如果贵族变成穷讲究的落魄贵族了呢?在这一思考下,我担忧起当代赛博朋克化进程中的一个现象:假装自己吞下了第五个馒头变成了一种时髦的生活方式。人人都可以悲悯他人,人人都可以共情名士,人人都可以追求极致的精神和谐——尽管我们的肉身和它的生活是那么真实地孤立而衰弱(被扒出来的在八平米的出租屋里指点江山的国师大V还少吗?)。以前大家都是抱怨上等人不食人间烟火,现在反倒是下等人吃起赛博精神肉糜来了。
大学生数量增多,网络连接遍地,从中心地带发出的标准生活方式与道德水准律令也传递到了边缘人的耳中。但那毕竟只是一段话语。倘若秩序洼地的人也不幸地在此共情,迎接自己的将会是永恒的认知失调,折磨。最后只会发出一些什么“高房价毁了爱情”之类意义不明的发言。
这是被事实证明的:当人人都能附庸风雅后,根据精神契合程度来判定对方社会地位的传统方案失效了,这反而让不想输掉的人把更冰冷的门当户对匹配规则上线。和预想的相反,把时间线拉长,我们没有看到更多的梁山泊与祝英台,罗密欧与朱丽叶(从故事的结局看,你也可以说,我们看到了更多)。尽管努力分析的话,我们仍然可以从文字信息结构特征中看出网友们出身的蛛丝马迹,但总的讲,强效的伪装变得普遍了。有文化的既得利益者躺在同温层中休憩,没什么精神追求的既得利益者用尽全力繁衍,其余在欺诈与埋头苦干中挣扎。
也许你会说,这是国民素质的提高和难能可贵的文化平等机会——确实如此,但它也同样是一种discouraging。比起“精神的跃进”,我更愿意叫它安乐死。一种结构性的,消解反抗的机制。第五个馒头吃得太撑,就会忘记其他的能力。人并不是所有能力都会随着形而上的认知水准提升而提升的,从另一侧出发也是一样。但很明显,优先掌握了形而下力量的人,对擂主的威胁更大。
当代社会不需要那么多哲人王,需要的是工程师和企业家。从这个角度说,我也是建议大家先把前四个馒头吃好的。但终究,第五个馒头意味着一种标准答案式的终极追求,谁都不愿意放弃最好的可能性。可是,我们究竟能做到哪一步,这需要市场来检验,而不是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