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情的真相
最近又想起来了去年看的这篇文章。
虽然这么讲有点地命海心,也承认自己很大一部分就是他所描述的那种大部分人,不过我还是挺认可张一鸣的观点的。
小时候一直以为,世界上绝大多数人正常的状态应该是对当下的生活带着积极的态度,充满了热情和动力,想要不断优化现状,创新并提升工作效率的。
后来才意识到,绝大多数人只是在得过且过混吃等死,围绕着一些自以为崇高的东西原地打转,由此维持精神稳定。这还不算,一方面,能通过克制掉怠惰的高度自律,稳定地做到这一点的人就已经秒杀了80%的国人,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中产阶级」(请按照这个词本身的定义理解);另一方面,也正因为做到了这点便沾沾自喜,人绝不会因此承认自己在对待生活上因缺乏热情与勇气而导致一些溃烂式的逃避与失败的真相。
究其原因,还是做成被人认可的事实在是太难了(如果把成功定义为「被人认可」(客观指标即挣更多的钱),失败则反之)。消费-兴趣-产出-变现,是个人对一件事物在掌控力的角度来说的话,四个完全不同的阶段。
人总会把消费品当做兴趣,比如喜欢刷一刷微博知乎抖音头条B站,觉得自己好像学到了不少东西——如果真的能「学到」自然更好——但碎片化的知识难成体系并形成持久记忆也是老生常谈了。此外我总觉得,让我下定义的话,兴趣应该是具备一定反直觉的属性的东西,需要自己有主观的动力克服一些困难并获得成就感,不断构建自己在这一领域的方法论,才算有了兴趣。否则,它只是希望大脑放松下来的,顺势而为的消费。
下一步是从有兴趣到有产出,这里的产出指能用到兴趣中学到的知识,做出一些被认可的,有价值的产品——起码自己得认可吧?这些产品不一定要产生强买强卖的魅力,但应该有一定的独特性。作为单打独斗的个人,如果喜欢读书,可以写个有主题的博客专栏记录读书笔记;会编程,可以制作并长期维护一款软件;有文艺细胞,可以多创作小说或者漫画。有创造能力的人不一定能成为真正的生产者支配别人,但没有创造能力的人一定会被消费支配。
从产出到变现又是个很困难的过程,除了基本生存需求和已有的商业模式外,谁也不知道别人到底需要什么,也不知道持久的推广后自己的产出到底有没有可能最终被他人认可。因为发明锂电池而荣获诺贝尔化学奖的日本科学家,也是在发明出产品后第三年才把产品卖出去,现在锂电池已经成为手机上的通用配件了,但短期内能不能看到希望又是另一码事。能够把一件事从消费级的爱好最终提升到变现的程度,不仅要有艰苦的努力,还要历经很复杂的工序,除非直接加入某个成熟的产业,成为其中的一颗螺丝钉,然而我们似乎又总是瞧不太起这个——这种心态岂不是和客观事实相矛盾吗?
这个时候,就得引出勃学来解释了。毕竟,能把一件事物深耕,到达变现阶段并源源不断地做赢家,产生事业感的只是那1%(0.000001%)的成功人士,绝大多数人依靠在原地打转来给自己续命的生活模式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既然我潜意识里都清楚甚至笃定自己是个失败人士,为什么要去追求痛苦而不是快乐呢?何不一时消费一时爽,一直消费一直爽?哪怕我总能意识到这是一种被支配的体现?
不过对此,我始终有一个压倒性的疑问:如果这些续命的方式也只是在通过模拟一种成功的幻象,让自己短暂地舒缓长久以来作为失败者所感受到的痛苦(在最终感受的时点,依然没有摆脱这个叙事),那唯一的能使历史前进的正义岂不就是通过革命来推广绝对的平等?又或者反过来说,既然患不均只是个幌子,患不胜才是真相,那么最重要的不是消除物质所有权上的不平等,而是尽可能地消除大家感受到不平等的感觉,保证天下无败犬,人人皆是大赢家。这样一想,一切的所谓精神鸦片又可以被理解为是最崇高的东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