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阿静聊如何玩微博

看到首页某博主疯狂吐槽阿静,突然想起来17年初那会儿关注过阿静和她的朋友们办的一个公众号,里面写了一篇黑小粉红的外宾式吐槽文,很快,小粉红们对她们发起了攻击。阿静她们一开始还用一副嘲笑弱智的表情对小粉红们嬉笑怒骂,后来发现形势不太妙,就赶紧注销了公众号。我想,这是对的,毕竟谁也挡不住群众们意志的胜利。

那年也正是我的国最厉害爱国话题最激烈小粉红们最狂妄的一年,现在共克时艰,泛支持者阵营也没那么跳了。说实在的,那个公众号的水平并不高,那篇引起大量非议的文章也有点过于外宾,她们批评国家的角度找的居然只是LGBT和传统文化保护不足之类非常进步主义上等人小姐姐的方向。倒不是说说得不对,只是着重挑这几个角度黑,好像还是显得有点狭隘而幼稚。

回顾一下网络舆论中泛反对派和泛支持派的演化还是挺有意思的。我在翻看每个意见领袖的观点和其个人经历时,可以很快对每个人的大概情况进行归类,我发现绝大多数人都只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对一两个话题有比较深刻的认识,但出于寻求集体的本能,还是把自己归类到了几个阵营之中。但实际上,各个议题的角度非常多,想要分成两三个共同体搞精神互撸都不太现实,不过由于我们固有的思维缺陷,我们还真这么做了。

倒不是说人要啥都全懂圣人一样面面俱到才能说话,但总得有点底线。一方面,喜欢说话且关注者很多的人中,在自己擅长领域学术基本功扎实并能够有一套属于自己的逻辑完备的认知和表述体系的人并不多。另一方面,能够意识到自己只在某几个领域有发言权并对发言负责的人并不多,尤其是关注者多了以后,一些人就会飘飘然,能看出来,他们在微博的海洋中徜徉,十分快乐。

我想说的是,在食用社交网络时,如果只是思考一个观点还OK,但一旦决定要关注学习某个人的思想,就要想办法不被语句的修辞和关注者人数带来的气场欺骗。要想到:博主也是人,所以一个很重要的玩法就是要先对每个人的来历进行政审,大概描绘出此人的画像,先验地进行预设,歧视对方一番,这样才比较容易抓住重点。就拿阿静来说,如果你知道宁波诺丁汉大学是什么级别的大学,再看看她平常关注的议题都是什么,日常生活是什么样的,每天花了多少时间浪费在社交网络上,你就知道她能够达到什么层次的讨论高度了。所以就可以知道,关注她的乐趣点绝不是和她一起思考如何当一个好反贼改善世界,而是要学习她对她心中上等人生活的理解,也许真的有一些她推荐的不错的文学作品值得看一看。

总之,用一些容易引起歧义的意识形态词汇描述一个人的观点并不合适,还是希望大家都能学会就事论事。

0 0 投票数
文章评分
订阅评论
提醒
guest
0 评论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
0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