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英雄的故事

随着时代发展,今天的主流文艺中,传统的正派主角不再流行,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多的,带有邪魅气质的主人公。

这里对“黑暗英雄”下一个定义:泛指那些带有一定本质上的,无法克服的性格缺陷或邪恶特质,同时为了达成一个大体上具有一定正当性但并不完全符合普世价值的目标,不择手段地前进的角色。

想要弄清楚黑暗英雄的特性,就一定要区分“决心”(determination)和“勇气”(courage)两个极易混淆的气质。《JOJO的奇妙冒险》系列对这两个概念的解读非常优秀。JOJO第一部中,齐贝林对勇气的概念做出了一个很中二的定义:人类的赞歌是勇气的赞歌,人类的伟大是勇气的伟大——其中的“勇气”不是不知恐惧为何物的鲁莽,而是了解并克服恐惧的过程。人之所以会感到恐惧,是因为意识到自身是正义的,对方是邪恶的,这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战斗。负面情绪的来源是单纯的力量强弱之差和生死攸关的场面。认识恐惧,就是认清正邪,树立坚定的斗争立场。在“我是正义你是邪恶”的理念基石之上思考博弈的技术细节。

JOJO一到六部中的“黄金精神”多少是这种定义的延伸,不管具体情景如何,主角团始终是为了一个普世意义上的正义理念(消灭迪奥反动势力)而前进的,对手往往象征着一种纯粹的恶,主角团不断练功强化自身,击败对手,实现王道征途。

到了第七部,作者对主人公乔尼的人生哲学的定义是与黄金精神有一定反面对照感的“漆黑意志”。乔尼是个道德素质很差的人,所以遭遇枪击事件变成了瘸子。他仅仅是为了治愈自己的伤病,和心系天下的美国大总统抢夺许愿机式的古代神器的支配权。对乔尼来说,这场战斗决定的仅仅是乔尼自己的命运,而不是什么拯救国家拯救世界之类的绝对正确的目标——如果牺牲乔尼一人的幸福就可以换来星条旗的世界,这值得么?也许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乔尼在整个故事进行的过程中也并不怎么瞧得起自己,故事中前期里,他一直在自我怀疑中苟活着。在齐贝林的引导和鼓励下,他终于下定了决心,觉醒了不顾一切前进的漆黑意志。一直到齐贝林死后,他终于理解了这趟旅程的意义,从无尽漫长的颓废与强迫式的奋斗的夹层中找到了平衡,与自我达成了和解,完全找回了先前失去的东西。

这个故事的总体风格,可以说是非常倒霉又窝囊。但我觉得这样的故事反而相对真实而动人。在诸多类似的黑暗英雄故事中,乔尼是这些故事中最令我动容的那位主角。

近年来,类似的黑暗英雄作品还有很多。这几年大火的《进击的巨人》《电锯人》不必说,甚至《咒术回战》都带着一点黑暗气息。艾伦本身只是个被青梅竹马和妈妈照顾,对远方胡思乱想的怂人,但是因为巨人入侵带来的创伤,他走向了引导世界毁灭以保全家人的道路。电次是个没什么文化的穷苦孤儿,加入公安杀人放火只为混口饭吃顺便泡妞,实际上一直在被支配恶魔利用达成一己私欲。

在我眼里,仅仅拥有决心的角色并没有真正地克服恐惧。他们依然在被负面情绪驱动着,他们只是为了达成目的强迫自己接近自我的极限,屏蔽了自己的负面情绪,用麻木欺骗自己前进而已。等到绷不住了的时候,一切就都原形毕露了:艾伦最后一话里面对阿尔敏时会坐在地上撒泼打滚,电次宁愿做玛奇玛的狗也不想多思考一分秋和帕瓦的命运究竟为何走到这一步,伏黑惠总是面无表情地随时准备自爆一换一。

小时候读《火影忍者》,比起佐助更喜欢鸣人,当时总觉得鸣人这样能团结群众的伟光正角色才是正派好人,佐助才遇到多大点事就一天到晚想着装逼跳反,不懂顾全大局,真不是东西。越长大越理解佐助——真实的普通人的心理活动,也同时慨叹自己做不了鸣人,做不到永远去追求最大限度的普世正义。

今天的我终于明白,普通人不要追求什么意识形态的宏大叙事。作为一个普通人,保卫自己的附近性和亲友——做小共同体的乡绅——本身就是具有天然正义性的。正义无非就是较大的忠诚。传统的正派英雄总是过于正向,走在正确的轨道上。始终追求普世价值的王道征途,实质上就是在成为大而不倒的利维坦的一部分。

黑暗英雄往往得不到什么善终,因为历史永远不是由他们书写的。乡绅对小共同体的执拗很容易变成逆时代潮流前行的魔怔,在社会化改造的大潮里摔得粉身碎骨。但从回归个体关怀的角度看,我们应该多关心那些和我们一个水平的废物——少做精神鸣人,把更多共情留给身边的那些乔尼们。

0 0 投票数
文章评分
订阅评论
提醒
guest
0 评论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
0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