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度归档: 2015年11月

文艺复兴

我总感觉我要文艺复兴了。

文艺复兴往往伴随着启蒙运动。在我眼里,最近的一次世界性的启蒙运动发生在5年前,即阿拉伯之春那一阵。当时不仅国外乱,国内也暗流涌动。国家的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执行了很多不人道的征地政策,堪比英国跑马圈地,于是那一阵闹了不少维权事件的乱子,党中央紧急呼吁着「维稳」,而互联网上的公共知识分子们则为弱势群体呼吁,一时间成为了正义的象征。也正是在那个年代,微博火热了起来,苹果产品也渐渐深入人心,我通过iPad上一个叫做《牛壹周》的右翼App了解到了罗永浩柴静许知远艾未未那批混蛋的知识分子,以及这个世界另一端正在进行的,和二十年前的某些事情很类似的时局。所以我同时关注了那个叫「老榕」的反动臭公知,看他微博跟踪报道卡塔尔半岛电视台的利比亚内战直播,也很有趣。包括使用自由门翻墙,也是信手拈来,看维基百科和推特,学习了不少知识。

我爸很担心我因此「学坏」,成为一名无知的右愤,但他从不反对我看这些,而是在我看的时候不断给我灌输另一种思想:「这些反动分子都是瞎胡闹,他们注定灭亡,别信他们的。」至于他为什么不用法*功提供的翻墙软件,答案并不是那么根正苗红——他怕不安全,有病毒。

其实他完全多虑了。我向来不喜欢「革命」这么喧哗的东西——如果我全家被杀了,倒是可能会去试一试的——但平常时候,我讨厌任何带有极端情绪色彩的理论和活动,我总觉得那是充满了神秘主义的迷信行为,容易招致人堕入黑暗。

26年前的那个年代,人们想要向大众表达某种观点,需要上街欢呼,进行排山倒海式地游行。而今天,我们只需要轻触鼠标即可,这大概就是互联网时代带来的第四波工业革命,以及伴随着的到来的文化、政治上的革命。革命的前奏便是启蒙运动了,于我而言,中国的互联网文化启蒙,则是在2010年那个中国政局和文化界动荡的年代里,透过缝隙给我传来的一缕阳光。

有些人顺着那几年透出的阳光,一跃而成了自干美,也有些顺着这条线索,走向对立面,成了自干五。不过这些政治色谱上的划分对我来说都没什么意义,因为比起一股脑地施行善举或加入某个集体,我对世界运行的规律更感兴趣——乌合之众们究竟是如何走到这一步的呢?我由此开始了一些关于文史哲政的学习,自己也有一些行动,2010年末我也试着弄了两期杂志,很有趣。

我们的原子物理老师季燕江老师是个很神秘的人,这话不是我说的,往届的同学们都这么评价。虽然我一直没有想明白可知论[……]

继续阅读

老好人康德和他真善美的一生

必修课《马克思主义基础原理概论》期中作业

说明:本文基本是《少年哲学向导丛书:灰色理论树上的常青藤—康德哲学巡览》(明天出版社 1995)和《康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9)两本书的的读书笔记,也有部分其他内容。

德国古典哲学哲学指18世纪末至19世纪上半叶的德国哲学,根据后人评说,其创始人为康德,因此,康德成为了德国的圣贤,为人敬仰。

然而,我看书回顾康德的一生和他的哲学思想,最令我动容的不是他的思想多么普照万世,而是康德作为一个普通人,有过一段怎样的经历。

康德1724年出生于东普鲁士哥尼斯堡城,一辈子是个家里蹲,生于此地,死于此地。康德家里也不算有钱,父母都是做手工活的,家里五姐弟,自己排行老四,生活很不宽裕。在这种条件下,康德的父母没有疏于管教,而是在虔信派宗教思想的影响下,教育康德要做个好人,讲求真善美,为社会做贡献。

康德8岁起接受教育,上学校名叫「腓特烈学校」。这所学校只教拉丁文和神学,对于康德这种热爱智慧的人来说,学习这种枯燥的知识很痛苦,不过思想家基本都是学霸,小时候就是大学霸,在中学阶段,康德一直是年级第一。而且,这所学校的主流思想就是和他家传的家风一样的虔信派思想,这所学校的优良校风给康德留下了深刻的教育痕迹,让他在未来的生活中树立了更加坚定的道德理念。

1740年,康德进入哥尼斯堡大学学习,在大学期间康德学了什么存在争议,不过后人们知道的是,哥尼斯堡大学虽然只有神学、法律、医学和哲学四个专业,但他却在当时发表了很多物理学相关的论文,上课不务正业(很像我现在物理系,天天看文史哲地政的杂书玩),天天看物理书,成为了一名民科。甚至在这期间,康德还提出了被后人称为康德-拉普拉斯模型的太阳系生成理论。

但是学了四年物理后,康德觉得哲学更适合自己,因为他很有济世情怀,他认为哲学应该就是「爱智慧」,是一门属于大众的智慧学科,他一定要靠自己的力量向世人普及哲学思想。于是1755年,在学术界小有名气的康德提交了哲学硕士论文《论火》,顺利毕业。毕业之后,康德很想无忧无虑地进行哲学研究,但是问题来了,他家很穷,他只好去寻找教职混口饭吃。同年,康德获得了母校哥尼斯堡大学的讲师职称,然而,这时的康德还不属于国家正式编制的一员,其薪水由学生自行承担,相当于半个家教的角色。

在这种情况下,康德的物质生活很不充裕,只有疯狂当家教接活,几[……]

继续阅读

下雪的意义

上午没课,醒来得很晚。多亏了现代科技,躺在床上四季如春,也能体验到大雪纷飞的氛围。所以即便起床,拉开窗帘看到白雪皑皑一片,也不会感到惊诧。有人可能觉得,这样就失去了开启帷幕那一瞬间的惊喜,是一种悲哀,但我不这么觉得。

外地的舍友起床上厕所,回来大喊:「哇,外面下雪啦,好大的雪!」我淡淡地回一句:「嗯,朋友圈早被刷屏了」。然而当我真的要出门时,在电梯间走廊往下一看,却不知为何百感交集,一下子想起了高二上时候的一天。

那天也下了雪,而且比今天这种小雪大多了,得有一厘米多厚吧,但很快天又放晴。见着雪将要化掉,到了中午,学生们倾巢出动,跨度5岁,北校区一共四个年级的孩子们全都加入了,有的打雪仗,有的堆雪人。可我却不能玩耍,因为当时牙又疼了起来,爸给我挂了号,中午要去看牙,于是我只能悻悻地离开学校,一个人「踏上开往南方的列车」。等我回来时,雪已经消融了一半,而校园里也是静悄悄的——要上第一节课啦。上楼的时候,我忽然有一种悲观的情绪,觉得我可能没赶上中学阶段的最后一次雪仗,结果真的一语成谶,后来的在学校的冬天里,再也没有下过这么大的雪。

会这么想,主要是因为我很珍惜雪。我小时候,有那么几年北京几乎没下雪,电视里报道着全球变暖对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而于我而言,不下雪意味着没有雪仗可以打,没有雪人可以堆,冬天少了一分本来就不多的乐趣。后来又过了贫雪的那么几年,到了高中期间几年,又忽然每年都大雪纷飞,电脑上又报道着极端气候导致的危机,虽说可能有危机,我却稍微开心了一点,但是也不知道,自己该不该去打雪仗了。

莞清在广州,跟我们说,广州26度,依然很暖,但她穿短袖穿腻了,想凉爽一些,穿长袖。我问,广州会下雪吗?答曰:不会下雪啊,你傻。

因故,雪在我心中扭曲地成为了一个符号,象征着希望,寄寓着某些回不去的童年情怀,即便它本身的好坏并没有什么标准定义——甚至对于多涝的南方而言,它是导致冬季通信和交通阻断的罪魁祸首,要学会如何预防,努力扫雪才是。可我看到雪,还是会觉得欣喜——即便是北方人,也要扫雪呀!——不得不说,这是一种仅属于童年的,罪恶的欣喜。

想完这些就下了楼。大学生已经不会说什么来什么了,我没看见谁攒起一坨雪,发射出一束寒冰箭。雪太薄,天一放晴,就变成了小雨,一男一女穿得暖暖的,互相倚靠着大步迈向前,男生的一只手搂着女生,另一只手举起一把鲜艳的小伞,二人相视一笑。飘荡的液滴[……]

继续阅读

周杰伦的歌和飞来飞去的文艺青年

昨天看到少奶奶的微博,在网易云音乐上弄了个周杰伦的歌单,我没认真地听过周杰伦的歌,所以感觉很开心,就去听。

忽然想到,郑公子和少奶奶算是文艺青年了,所以他们俩都转走了——虽然这两件事没有必然联系,但我隐约地觉得有点不安,好在黄铭只是去了黄昆班,还不算完全脱离了物理系,为我身边留存了一丝文艺气息。

网易云音乐真的是个好软件,可以轻松地和朋友们分享歌曲,想到这里,我就一下子很悲伤,小时候一直想要和身边的同学们有一个方便的分享文艺相关信息的平台,自己也曾经试图去构建一些体系,让大家玩得尽兴。而大学应该是最后一个,也是最好的分享的机会了,现状的话,之前也说过了,这所古老的钢铁院校的铁锈,会把身边一切的水灵灵轻松地吸光光。

听少奶奶分享的周杰伦歌单,每一首都多少听过一两次,但没有认真听,忽然觉得周杰伦的歌也还算不错的。小时候周围很多人粉周杰伦,我对周杰伦没那么热爱,而且我也觉得,他们那样追星是一件很蠢的事情,所以就恨屋及乌地排斥了周杰伦的作品,现在看来,我也和我心中的他们一样蠢,不过好在没有犯什么篓子出来。现在听周杰伦,虽然不能完全认可他的风格,但也认为他的作品算是佳作了——至少我很想厚古薄今地说,他的作品确实比当代的一些流行歌曲优秀,毕竟我之前对他也没什么态度,所以我觉得我这么讲,还算是客观。

曾经的愿望,一旦过了某个节点,就少了一些意义。飞来飞去,可能会寄情于物,觉得自己还算是有个主心骨的,但每次想到那么几个无论如何也无法弥补的东西,就一下子,鼻子一酸了。

季老师办的网站奇迹号(qijihao.com)很不错,限量注册,和小伙伴们发文吹比并且留存信息。打算模仿这个模式,弄一个专门发表正经文的吹比站点,这样的话肯定比贴吧安定得多。当然啦,以后会不会有人陪我吹比,那就是另一码事了……

2015年11月4日[……]

继续阅读

失落感

RF学长今天跟我说,大二找点一般意义上的正经事做,或者找个妹子,不然大学过了一半会有失落感。

每次听到这种话,我都感到很痛苦,同时,我每天也在这么想。

本科四年,我本是不打算谈恋爱的。至于正经事,我也不了解什么是正经事。

可能好好写作业算是正经事,可能多读书充实自己是正经事,可能本专业外额外学习一些技能是正经事。

也可能,最大的正经事不过是加入某个学生团体,一起做一些只有自己知道的事情,做完了在自己的公众号里发条推送,然后圈子内转发一番互相点赞评论,自嗨一波。

当然了,只学习可能会被人认为是格格不入的学霸,多读书可能会变得迂腐而自闭,不务正业会被嘲笑这人选专业时候是不是脑子有泡。

至于参加某组织找几个吹比的朋友,也会浪费不少时间。

嗯,这种话说得太多,容易让人觉得此人有抑郁症倾向。

一剂饮鸩止渴模式的解药是乐观,也就是,去尽可能看到好的一面:谈恋爱体会青春的风花雪月,当学霸或者多学一门专长,成为大家眼中的好学生,为自己谋个好出路,多读书使自己变得富有内涵而深沉,加入学生组织,最少多认识了三五个能一起吹比的朋友。这波不亏呀!

然而,让我感到忧虑的是。糜烂还是不朽,学霸还是书呆子,迂腐还是深沉,仗义还是市侩……这些事情不是我能决定的了的。

我深深地感到,自己的努力,在某些冥冥之中存在,不可推算的因素引导下,显得脆弱而无力。

当对今后的命运感到忧虑时,人往往会回顾过去。但如果我现在还像中学时候一样,为玩而学,得过且过,那就太……太简单了,尼玛用三天就能从一无所知自学到考及格,我还上课干嘛呀!

参加一些官办活动,或许是打消「失落感」的一大良方,如邵夷贝唱:「物质像奖杯装扮了他的失落」,造个奖状给自己做个标记,总是保留情绪的一种方式。由此可见,也就只有居里夫人那个级别的头脑,才能在不用奖章铭记自己的过往的情况下,依然保证心态的平衡。

我也一直在思考,之前的十八年,我是否应该在哪里失落一下,好好反省反省。然而,现在看来,前十八年的人生充实得有点过头了,这个结论也让我感到很忧虑,它意味着,人只有趋向奴隶和牲畜的行为模式下,才能体会到美好。

更可怕的一件事是,我究竟是否会失落,这种问题就和「历史会证明我是对的」一样,属于不见棺材不落泪的「等死命题」——什么事情一旦变成了「向死而生」式的美学命题,就不仅要七嘴八舌,更要在仇恨和斗争中永世不得安宁了。

我对[……]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