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度归档: 2018年8月

暴雪全家桶碎碎念

还记得小学四年级第一次把SC1通关的时候,感受到了巨大的震撼。那个剧本虽说在现在看来只是个经典的太空歌剧游戏版,但对于当时没怎么看过「神作」的我来说,各种各样残酷的战争、杀戮、仇恨和阴谋,不断反转的剧情已经是爽到天的黑暗系剧情了。

SC1中三族的设定都是很经典的,文化特色鲜明的宇宙科幻设定:混乱腐败却自由的太空金属风人类联邦;残忍却无意识,作为主宰一「人」的生物武器而存在的中央集权异虫族群;勇武智慧却古板守序的,古罗马式的星灵帝国。以及在三族之上而存在着的,远古时代的神秘超文明塞尔纳加族。

那个时期科幻作品对外星人的描述主要就是「异形大战铁血战士」的结构。一种是靠数量和蛮力堆积出的残忍的生物武器,另一种则是虽然数量稀少却拥有着魔法级不可思议的科技的高贵智慧生命。《光环》中的两种外星人也是类似的设定。应该说,这些设想都只是在科技层面上,有关两种生物进化方向的不同极端设想,以及其所蕴含的政治哲学:生物进化和中央集权的超人政治,或是科技改造外加宗教统领下的族群共识;正如剧情设定里所说:异虫是塞尔纳加创造的「绝对的形体」,而星灵是「绝对的精神」。至于人类的意象,则是介于二者之间的,类似于「凡人」的那种形象,虽然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却因为追求自由意志与兽性间的平衡而闪耀着别样的光辉。

然而到了SC2,残酷虚幻的太空歌剧画风突变。且不说角色的台词从各种变成了戏谑,稀释了严肃的战争氛围,初代中塑造的文明群像也被毁得十分彻底。自由之翼的风格还可以理解,反抗军领袖吉姆雷诺率一众佣兵游勇抢滩登陆英雄救美,没问题。但后来的两作我就有点看不懂了。凯瑞甘只是个普通士兵,被救活后第一反应居然是找蒙斯克复仇而不是忏悔一下自己母巢之战杀了那么多人,而且居然和雷诺一样在自己的旗舰里和一群虫子有说有笑,甚至能大言不惭地说出「星灵也杀害了很多无辜的异虫」这种话(「Christian也杀了很多的Muslim」既视感);至于阿塔尼斯回复塔伦迪斯的「没了卡拉,我们还有什么」答案居然是「自由」。虽说道理是这个尼采超人理论式的道理,但实在是有点无力吐槽这种不走脑子的天下大同:那三族之间除了长相不同,到底还有什么区别呢?

SC1还算是群众史观科幻片,面对潮水般的敌人,英雄们的使命不过是寻找到合适的盟友和对应的科技,反复斡旋下争霸黑暗森林般的星区中的一己之地。SC2就是丧心病狂的英雄史观魔幻片了,雷诺为英雄救美[……]

继续阅读

爱狗人士的道德困境

首页上对虐猫虐狗义愤填膺的大多是女性。我们一般会把这种现象解释为女性拥有更广泛的共情,把动物当做人类的伙伴之类巴拉巴拉。

我觉得这种说法还是有点浅显。首先,我的确不支持虐宠。别说虐宠了,每天吃饭吃菜吃肉我都带着一种对食物的敬畏之心:它们从太阳中费劲浑身解数汲取了那么多能量,通过层级递增的食物链承受了不知多少痛苦,一步步地在加工者的努力之下被制备成食品工业的优秀产品,最终送入我口中,让我勉为其难地活下去。这么多生物努力活下去,最后失败,又或者被我奴役,从而送给我的这条命,我又怎么能不珍惜呢?(所以每次浪费食物的时候都感觉很难过)

但其次,我也始终坚持人权大于一切,宠物不过是一种让人容易产生共情的财产罢了。这种说法在很多动物保护人士眼里是一种野蛮邪恶的人类至上主义观点。不过我认为动物权利主义无法证明人和其他动物之间能够沟通交流意见互相了解彼此观点,也就是说,动物不具备民事行为能力,所以不能赋予动物和人等同的基本权利。

从这个角度讲,其实真正赋予动物类似于人的「自由权利」的方法是不饲养动物。一旦饲养某物,它就变成了一种不能平等交流的财产,那就更妄谈「权利」了。记得Rick and Morty里有一集就讽刺了这一有关养宠者的悖论:morty的狗snuff获得智慧后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我的睾丸哪去了?

那些一边吃猪肉一边呼吁爱猫爱狗的人,其实只是单纯地喜欢从小到大接受到教育中告诉他们是「伙伴」的阿猫阿狗而已。我不觉得这种说法背后存在客观标准,这只是一种「习惯」罢了,习惯是不讲道理的。就像父权制和各种宗教,同样也是一种不讲道理的习惯,但现在这些人也在反对它们,很多人还在相信它们。这种现象说明习惯是不神圣的,但在很多人眼里,有些习惯比其他习惯更加神圣。

我这里并不是说我们一定要反对所有习惯或者支持所有习惯才算逻辑自洽。每个人当然可以有自己的偏好,但非要说自己的选择是最优越的,就有点没意思了。

在我看来,如果是从万物皆平等皆自由的原则考虑。那不养宠物是德性最高的,养宠物但不认为宠物具有和人等同权利的人次之,养宠物但非要死乞白赖说动物比人最重要的人更次,无差别杀戮虐待动物的人最次。

并非所有人的思考都基于某种原则出发。可以理解这种现象,遵循原则的思考往往比较麻烦,甚至会让人痛苦。但如果思考不是基于某种原则的,它就会显得很没说服力,缺乏让人仰慕的神圣性——严谨。当新思想[……]

继续阅读

钱佳楠的道德困境

首页上很多人都在讨论这篇文章。有同情作者的,有讥讽作者的,有对讥讽者的道德做出批判的,也有反驳说批判者圣母心泛滥的。

我倒觉得没必要这么上纲上线。首先,这个故事很简单:作者的母亲患了重病,而作者无力为她提供最好的医疗服务,感到很无奈。然后,作者在本文中抛出了两个论点:1.想要获得最优质的资源,要么有关系,要么有钱。2.自己选择的专业是自己的梦想,但它赚不到钱。

比起讨论大家的情感倾向,不如先看看现实。医疗资源本身就是一种稀缺资源,不然大家也不会排队挂号,号也不会被分为普通号和专家号。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只能通过制造更多医疗设备,培养更多医护人员解决。在短期内无法改变的现状下,排队是最公平的制度了。

然后是关系带来的插队。潜规则肯定是不对的,对权力的滥用明显不如明码标价正义。想要插队是人之常情,人都会在需要保护至亲的境况下失去理智。即便是自诩善良正直的自由派作家也难免在此刻道德失格,这一点可以理解,无需过多苛责。其实别说这种人性的艰难时刻了,在地上捡到了一百块钱大家是不是都要考虑一下呢。能保证自己遵循多少原则,是取决于自身经济能力的。仓禀实而知礼节,在大病面前考虑靠关系挂专家号的作者,和饥饿面前考虑抢劫食品的流浪汉,没有本质区别,都只是为了自己认为必要的资源而破坏规则罢了。

问题来了,什么样的资源是应得的,必要的?这样引起广大城市居民共鸣的文章也不是第一篇了。前有《流感下的北京中年》讲述大病对家庭生活质量打击,后有小凤雅的故事激起网络群众一片何不食肉糜式的呼声。包括这篇引起争议的文章的作者也觉得医疗应该是「不需要权力和金钱也能享受的基本服务」。但这些文章从未告诉大家一个血淋淋的事实:医疗资源,就是不太够用的。

在我看来,这篇,或者说这类文章引出的一个最有趣的道德讨论就是:当大病这样的灾祸降临到普通人家头上时,是应该全力救治还是弃疗留钱?这好像又是个功利主义还是绝对主义的道德观问题了。不管怎么说,作为一个现代人,还是应该感谢现代社会,给了我讨论道德原则的余地,而不是让我在面对这样的情况时只能含泪弃疗。

作为一个缺乏欲望,对活着兴趣不大的人,我经常思考这些问题。比如我已经把自己登记到了中国人体器官捐献中心,此外我也想过,如果自己是小凤雅,或者那位念叨着不当害的岳父,我该怎么办。出于对身边亲友的热爱,我可能会很快做出弃疗选择。当然这就扯远了,我想细说的也不是我的选[……]

继续阅读

关于MeToo运动的感想

社会从小在文化上过度保护女性。比如认为「女孩子要富养要宠爱」,号召男性要有「绅士精神」,但这其实和在性侵案件分析时最后说一句「女人要保护好自己」的逻辑是相通的。

可惜的是,很多人对此不自知,在反性侵运动轰轰烈烈的当下依然弘扬前者,还把这种父权制赋予的撒娇文化当做天赋人权(给你脸了),这就是权利和义务的不统一。因此她们对权力结构侵害自身权益的批判注定是软弱无力的,很可能结果并不美好。
当然这也不能怪她们,小时候塑造的三观太难改变,趋利避害也是人的本性,可以理解,这种想法和不买医保生了病之后怨社会不管是一样的。

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为女性创造了大量可能的就业岗位,和其他女性相比,城市女性是最没资格抱怨歧视的。尽管规则依旧不公平,但她们中的一部分人已经有了和男性在近似的同规则下战斗的机会。遗憾的是,我最常观察到的身边的女性有两种:

一种人在当前规则下混得如鱼得水,有钱,消费能力强,从不关心社会问题,日子过一天是一天,不希望他人打搅自己的小小幸福(她们大多有男朋友)。不发言的确是独善其身的做法,但既然选择了独善其身,就别怪权力在某一天侵害到权利时,这就是德匹下。业务能力有,但没有革命态度。(所谓有点本事就洋洋自得的右狗)

另一种人对非常热衷于探讨社会正义问题,但本身也是在象牙塔里待久了,除了吹牛啥都不会,为社会创造价值的能力极差。问到为什么不去努力工作和男人竞争时,会得到一些类似「社会如此不公世界没救了我奋斗有啥用」的消极避世答案。态度很好,但业务能力不行。(所谓只吹牛不干活的左狗)
说白了,两者都是在不负责任地趋利避害(趋利避害作为价值观本身没错,只是路径问题),刘瑜四年前对好吃懒做女人的批判一点都没错,我见的太多了。

当然了,男人也可以以态度和能力的维度分为这样的两类。只是既然我们在讨论对压迫的反抗,那么对反抗者自身必须要有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当一个人有了强大的力量,可以成为反抗者的领袖时,具有这样能力的人就应该承担这样的责任,否则就是事实不作为。

为什么我对蒋方舟的同情非常有限?她就是那种在过度保护下长大的,却有了力量的人,她利用了当前的规则前进,在她的成长之路上,有很多女人曾被提拔她的那些人侵犯,是不是也可以说她是踩着同胞尸体登上高位的?好吧,这是个很无奈的过程。可当我看她接受节目采访时说出「下辈子能选我还做女性,毕竟还有家庭这个退路」时,真的对她太失望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