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度归档: 2020年9月

既定结构

生物学有一条很基本的观点:结构决定功能。这常被用于解释细胞、蛋白质等构成生命的基本单元内部的运作逻辑。这也同样是生物学的基本方法论:观察结构,解释功能。

这是个很好的思路。它能让人更理智地看清存在,看清事物的特质所构成的既定结构。温柔的人注定软弱,坚强的人注定孤独,勤恳的人注定木讷,强势的人注定冷酷。对你好的人可能其实对谁都好,羞于表达的人也许更重视行动。这不是什么缺点弱点,这不过是结构,选择了一方,互补的那边就会缺少。你可以把它粗略地理解为等价交换。人可以在短时间内模仿他人,表演两头都占的那种状态,但不可能长时间维持。不存在所谓的个体的本质,但有规律的行为特征是存在的。

明白自己是个什么东西很重要。我身边有很多美少女朋友,从客观条件说,她们真的是炙手可热的极品,但却总是各种作,与烂桃花相伴,情场失意。从自由市场价值匹配的原理看,这话其实可以反过来说:表面上的客观条件这么好,居然这么久了还没有稳定的男朋友,说明大概率,这人剩下的部分——主观的一些属性上——烂到一定极点了。不能对捡漏抱有侥幸心理,追她们男的也应该事前三思:要是她性格好,早就名花有主了,哪还轮得到你现在过来拯救她啊。

明白自己想要什么很重要。对恐惧成功而厌恶损失的大多数人来说,衡量一件事的价值时,与其盯着最想得到的优势看,不如划好自己所能承受的负面特质的底线。既要又要是一种危险的状态,这个时候的标准中并不存在自己的想法,存在的不过是某种客观标准下幻想出的完美解答而已。

觉得自己是谁很重要。如果觉得自己是已经被塑造的,插入建筑中的钢筋的话,那就没救了。真正的改变注定要扭曲自己的结构,从一边走向另一边,就像把橡皮泥球捏瘪成圆饼。人一生大概没有几次拧巴来又拧巴过去的机会,一想到这里,我的确每天都很焦虑。

[……]

继续阅读

第五个馒头

早年逛知乎,看工业党为1G洗地时,常用到一个比喻。大概就是把中国工业化进程比作吃饭,改革开放后美国的技术和市场支援是让人有饱腹感的第五个馒头,而1G时期磕磕绊绊的基础设施建设才是先前吃掉的四个馒头。尽管从结果看,让中国实现工业化的是最后一步,但前面的积累同样不可或缺,甚至意义更重大。

且不说这个结论对不对,这个论述的思路非常有趣。它的意思大概是,某种事物的发展具有一种顺序的结构,违背这个顺序进行发展定没有好果子吃,至少在分析问题时,人们也应该考虑到因果关系是什么,不能片面地盯着最后一步看。

类似的理论还有马斯洛那套大家都听腻了的五个馒头,啊不,五个层次的说法。再比如一般通过国人最喜欢的教科书上写的历史唯物主义那套,觉得人得先有钱才能追求精神文化生活,等等。近年来,我观察到的可以应用这种思路的场景有不少。比如大家最喜欢起哄的两性关系话题:尽管网络空间上女性主义喊得很欢,但从结果看,尊重女性,精神共鸣,这些看似美好到了极致的想象不过是恋爱中的第五个馒头。很多女人只需要前两个馒头——基本的生存和延续保障——就足以被搞定了(李星星的故事狠狠地扇了食肉糜的都市丽人们一个耳光)。

这个思路同样适用于更广泛的统治的逻辑。弱者的悲悯不被认可,大家更多为强者的屈尊喝彩,没有伤害别人能力的人收起拳头是毫无意义的。体制的暴力机关在呼应庸众对正义的呼唤中获得合法性。毫无疑问,“正义”这样的上层建筑也是那让秩序得以成立的第五个馒头。使用暴力的人,是强壮的;掌控暴力的人,是强大的。只有贵族才会教孩子从小要有绅士精神,那是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生来就拿着那前四个馒头。

——但是,如果贵族变成穷讲究的落魄贵族了呢?在这一思考下,我担忧起当代赛博朋克化进程中的一个现象:假装自己吞下了第五个馒头变成了一种时髦的生活方式。人人都可以悲悯他人,人人都可以共情名士,人人都可以追求极致的精神和谐——尽管我们的肉身和它的生活是那么真实地孤立而衰弱(被扒出来的在八平米的出租屋里指点江山的国师大V还少吗?)。以前大家都是抱怨上等人不食人间烟火,现在反倒是下等人吃起赛博精神肉糜来了。

大学生数量增多,网络连接遍地,从中心地带发出的标准生活方式与道德水准律令也传递到了边缘人的耳中。但那毕竟只是一段话语。倘若秩序洼地的人也不幸地在此共情,迎接自己的将会是永恒的认知失调,折磨。最后只会发出一些什么“高房价毁了爱情”之类意义不明[……]

继续阅读

更小的世界

该收收心了,暑假要结束了。长达六年的暑假要结束了,准确地说,是5年11个月23天,自2014年6月9日起,到2020年5月31日。

这是个忧伤的比喻。大概意思是说,当我不再是个做题家,就没正事可做了。但我的确这么认为。总有人告诉我,应该划分出明确的区域,工作和生活应该各自区分出来。不过,我始终无法理解“生活”算是个什么概念——为什么人一定要把生命中的一半设定为痛苦,再把另一半设定为快乐呢?仿佛人是为了痛苦而活着的一样。这或许可以被解释为一种良性的负反馈循环,但总的来说,对我而言,这个结论很荒谬,我不接受。

活着的每一秒都很重要。因为我知道感受是什么,我知道定义的定义是什么。

[……]

继续阅读

一扇门之后

初一上学期苏教版语文课本的第一篇文章是《为你打开一扇门》。文章大意是,文学能打开通往其他未知世界的大门,能让人增长见识,提升文化素养。

我以前是信这个的。总觉得好像多读一点书就牛逼了,可以让自己快乐,同时击败同龄人。但现在,算了吧,就那样吧。

现在流行的知识付费和知乎之类的知识平台总是让我想起这个比喻——只把门打开是不够的。公众号、微博、知乎还有抖音,同样可以为你打开一扇门。但也仅仅是一扇门了。打开了这扇门之后没有大步向前,那就没有改变,一直在新鲜感快乐边际效用最大的前几步上扑腾而已。虽然读闲书没什么用,但当代生活滑动手机刷出来的这些玩意更没什么用。

重点在于一扇门之后的东西。既然有人提供了门,那就是一种前往其他世界的邀请。顺着关键词搜索,可以拉出一长串教学视频和书单,足够玩个一两年的。《后浪》说得也没错,这个时代在学习技术方面确实自由了很多。但对很多的有这个条件的人来说,最缺乏的东西从来都不是这种自由选择权,他们并不是真的想要自由和知识。

——人是躲不开社交的。我加过很多领域的讨论群组,我发现,即便是专门领域的讨论组,也充斥着大量宣泄情绪的垃圾信息。就以编程为例,真正的大佬只会闷头干活,但我加的几个程序员交流群,依然有不少人每天对着哪种编程语言好入行需要什么学习路径这种毫无交流价值或早有结论的滥问题做语言体操。这让我想起了在实验室听明明自己啥都做不出来还抱着混教职混吃等死的想法度日的师兄每天消耗大量时间聊科研圈八卦的情景,非常不适。

这也没办法。就社交这件事的行为本身来说,人唯一能做的事就是从众。因此,人也无法检验自己的社交量是否“过度”。进一步说,即使是知识和决策,人也难以透过广义上的社交(同行评议,市场反应)以外的方式检验对错。就算是在小众爱好中寻找知己,群组聊天的效率也低于论坛发帖,论坛发帖交流也不一定有有效。

生活越稳定越社交隔离,大家活得太空虚了,所以会在网络上大放厥词排解。现充不会太在意二次元联系,发言也不会很多。对非现充人士而言,网络社交同样带来良性反馈。之前有朋友在提问箱问“二刺猿也好,键政也好,粉红也好,为什么这群体最后都逃不开贵圈真乱一地鸡毛的命运?”我的答案也是这个思路:因为大家的目的从一开始就是上网聊天cosplay自己想象中的角色找乐子,并没有真的想做成什么事情。社交需求中的权力关系取代了讨论话题本身,[……]

继续阅读

娃学的意义

和友邻聊到了,正好做个总结,稍微讲一讲杨冰阳。

杨冰阳确实是个很聪明而且很有事业心的人,她抓住了婚恋市场的基本规律并将其推广,赚了一笔推动不成熟市场发展的钱,其实算是干净钱。总结一下的话,其核心理论只有两条:1、固定模式。2、价值匹配。人之所以必须满足某种固定模式,是因为市场中对方最大的需求如此。但光方向对了只是第一步,谈价钱没谈拢也容易让自己感到亏,所以她还会额外提供具体价值匹配的建议。这相当于是市场分析咨询公司的工作。

之前和叫兽聊天,分析到这里时,他和我说,杨冰阳简直是大圣人,把残酷的真相赤裸裸地展示给大家,而不是捏造谎言。这事倒也没这么夸张。从市场经济的角度看,能卖出去的理论都是好理论,无所谓是否占据多数席位。市场上有贩卖焦虑的主流,自然就有贩卖奶头乐的对手方;有贩卖走向现充之路方法的主流,自然就有贩卖文艺自闭亚文化的对手方。人们选择哪一方,又让哪一方在何时占上风,完全是一个市场自由博弈的过程,大家大可不必为选择另一侧的人们感到担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

有了这样的基本认识,就不会再为杨冰阳不女权搞反动之类的纯粹意识形态问题恼火了。从自己狭隘的视角中跳出来,了解具体真实的个人的欲望,这很重要。我比较在意的点是,人究竟该如何看待这种对世界的所谓客观认识,如何看待仅考虑他者的客观性的思考方式。娃学在认知上祛魅了浪漫,似乎是一种对爱情的亵渎,但在实际效果上满足了人性,也许反而更能守护真实的共同体。理性的价值匹配不再探讨其他角度的意义,共同体的存在本身变成了唯一的意义。

进一步说,我们究竟要顺从自己的人性到什么地步?杨冰阳给女孩子们开的药方总结下来也只有两条:1、打扮漂亮。2、脾气变好。事实证明,所谓的女人高情商也是一个迷思,否则如何才能彰显出好脾气这事本应无师自通的。多数男人当然都喜欢漂亮温顺的女人,打扮漂亮温柔夸奖就是在迎合他们的人性。而女人也想要套牢一个男人的安全感,这也是符合人性的——我们活着就是为了满足这些常见的人性吗?

杨冰阳的一个观点颇给我启发:女人追求情绪价值会付出巨大代价。我小时候一直认为女人需要男人哄才是常态,怎么到这位久经考验的大师这里就反过来了呢?稍微想想就明白了:她这是在劝人死心。会来向她求援的人,大多是情商极低,或者说,自我意识极强的人。这样的人在需要束缚彼此的关系中永远都是火药桶。用“代价”这样的词汇唬住这样的女[……]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