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从阿静聊如何玩微博

看到首页某博主疯狂吐槽阿静,突然想起来17年初那会儿关注过阿静和她的朋友们办的一个公众号,里面写了一篇黑小粉红的外宾式吐槽文,很快,小粉红们对她们发起了攻击。阿静她们一开始还用一副嘲笑弱智的表情对小粉红们嬉笑怒骂,后来发现形势不太妙,就赶紧注销了公众号。我想,这是对的,毕竟谁也挡不住群众们意志的胜利。

那年也正是我的国最厉害爱国话题最激烈小粉红们最狂妄的一年,现在共克时艰,泛支持者阵营也没那么跳了。说实在的,那个公众号的水平并不高,那篇引起大量非议的文章也有点过于外宾,她们批评国家的角度找的居然只是LGBT和传统文化保护不足之类非常进步主义上等人小姐姐的方向。倒不是说说得不对,只是着重挑这几个角度黑,好像还是显得有点狭隘而幼稚。

回顾一下网络舆论中泛反对派和泛支持派的演化还是挺有意思的。我在翻看每个意见领袖的观点和其个人经历时,可以很快对每个人的大概情况进行归类,我发现绝大多数人都只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对一两个话题有比较深刻的认识,但出于寻求集体的本能,还是把自己归类到了几个阵营之中。但实际上,各个议题的角度非常多,想要分成两三个共同体搞精神互撸都不太现实,不过由于我们固有的思维缺陷,我们还真这么做了。

倒不是说人要啥都全懂圣人一样面面俱到才能说话,但总得有点底线。一方面,喜欢说话且关注者很多的人中,在自己擅长领域学术基本功扎实并能够有一套属于自己的逻辑完备的认知和表述体系的人并不多。另一方面,能够意识到自己只在某几个领域有发言权并对发言负责的人并不多,尤其是关注者多了以后,一些人就会飘飘然,能看出来,他们在微博的海洋中徜徉,十分快乐。

我想说的是,在食用社交网络时,如果只是思考一个观点还OK,但一旦决定要关注学习某个人的思想,就要想办法不被语句的修辞和关注者人数带来的气场欺骗。要想到:博主也是人,所以一个很重要的玩法就是要先对每个人的来历进行政审,大概描绘出此人的画像,先验地进行预设,歧视对方一番,这样才比较容易抓住重点。就拿阿静来说,如果你知道宁波诺丁汉大学是什么级别的大学,再看看她平常关注的议题都是什么,日常生活是什么样的,每天花了多少时间浪费在社交网络上,你就知道她能够达到什么层次的讨论高度了。所以就可以知道,关注她的乐趣点绝不是和她一起思考如何当一个好反贼改善世界,而是要学习她对她心中上等人生活的理解,也许真的有一些她推荐的不错的文学作品值得看一看。[……]

继续阅读

爱狗人士的道德困境

首页上对虐猫虐狗义愤填膺的大多是女性。我们一般会把这种现象解释为女性拥有更广泛的共情,把动物当做人类的伙伴之类巴拉巴拉。

我觉得这种说法还是有点浅显。首先,我的确不支持虐宠。别说虐宠了,每天吃饭吃菜吃肉我都带着一种对食物的敬畏之心:它们从太阳中费劲浑身解数汲取了那么多能量,通过层级递增的食物链承受了不知多少痛苦,一步步地在加工者的努力之下被制备成食品工业的优秀产品,最终送入我口中,让我勉为其难地活下去。这么多生物努力活下去,最后失败,又或者被我奴役,从而送给我的这条命,我又怎么能不珍惜呢?(所以每次浪费食物的时候都感觉很难过)

但其次,我也始终坚持人权大于一切,宠物不过是一种让人容易产生共情的财产罢了。这种说法在很多动物保护人士眼里是一种野蛮邪恶的人类至上主义观点。不过我认为动物权利主义无法证明人和其他动物之间能够沟通交流意见互相了解彼此观点,也就是说,动物不具备民事行为能力,所以不能赋予动物和人等同的基本权利。

从这个角度讲,其实真正赋予动物类似于人的「自由权利」的方法是不饲养动物。一旦饲养某物,它就变成了一种不能平等交流的财产,那就更妄谈「权利」了。记得Rick and Morty里有一集就讽刺了这一有关养宠者的悖论:morty的狗snuff获得智慧后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我的睾丸哪去了?

那些一边吃猪肉一边呼吁爱猫爱狗的人,其实只是单纯地喜欢从小到大接受到教育中告诉他们是「伙伴」的阿猫阿狗而已。我不觉得这种说法背后存在客观标准,这只是一种「习惯」罢了,习惯是不讲道理的。就像父权制和各种宗教,同样也是一种不讲道理的习惯,但现在这些人也在反对它们,很多人还在相信它们。这种现象说明习惯是不神圣的,但在很多人眼里,有些习惯比其他习惯更加神圣。

我这里并不是说我们一定要反对所有习惯或者支持所有习惯才算逻辑自洽。每个人当然可以有自己的偏好,但非要说自己的选择是最优越的,就有点没意思了。

在我看来,如果是从万物皆平等皆自由的原则考虑。那不养宠物是德性最高的,养宠物但不认为宠物具有和人等同权利的人次之,养宠物但非要死乞白赖说动物比人最重要的人更次,无差别杀戮虐待动物的人最次。

并非所有人的思考都基于某种原则出发。可以理解这种现象,遵循原则的思考往往比较麻烦,甚至会让人痛苦。但如果思考不是基于某种原则的,它就会显得很没说服力,缺乏让人仰慕的神圣性——严谨。当新思想[……]

继续阅读

关于MeToo运动的感想

社会从小在文化上过度保护女性。比如认为「女孩子要富养要宠爱」,号召男性要有「绅士精神」,但这其实和在性侵案件分析时最后说一句「女人要保护好自己」的逻辑是相通的。

可惜的是,很多人对此不自知,在反性侵运动轰轰烈烈的当下依然弘扬前者,还把这种父权制赋予的撒娇文化当做天赋人权(给你脸了),这就是权利和义务的不统一。因此她们对权力结构侵害自身权益的批判注定是软弱无力的,很可能结果并不美好。
当然这也不能怪她们,小时候塑造的三观太难改变,趋利避害也是人的本性,可以理解,这种想法和不买医保生了病之后怨社会不管是一样的。

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为女性创造了大量可能的就业岗位,和其他女性相比,城市女性是最没资格抱怨歧视的。尽管规则依旧不公平,但她们中的一部分人已经有了和男性在近似的同规则下战斗的机会。遗憾的是,我最常观察到的身边的女性有两种:

一种人在当前规则下混得如鱼得水,有钱,消费能力强,从不关心社会问题,日子过一天是一天,不希望他人打搅自己的小小幸福(她们大多有男朋友)。不发言的确是独善其身的做法,但既然选择了独善其身,就别怪权力在某一天侵害到权利时,这就是德匹下。业务能力有,但没有革命态度。(所谓有点本事就洋洋自得的右狗)

另一种人对非常热衷于探讨社会正义问题,但本身也是在象牙塔里待久了,除了吹牛啥都不会,为社会创造价值的能力极差。问到为什么不去努力工作和男人竞争时,会得到一些类似「社会如此不公世界没救了我奋斗有啥用」的消极避世答案。态度很好,但业务能力不行。(所谓只吹牛不干活的左狗)
说白了,两者都是在不负责任地趋利避害(趋利避害作为价值观本身没错,只是路径问题),刘瑜四年前对好吃懒做女人的批判一点都没错,我见的太多了。

当然了,男人也可以以态度和能力的维度分为这样的两类。只是既然我们在讨论对压迫的反抗,那么对反抗者自身必须要有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当一个人有了强大的力量,可以成为反抗者的领袖时,具有这样能力的人就应该承担这样的责任,否则就是事实不作为。

为什么我对蒋方舟的同情非常有限?她就是那种在过度保护下长大的,却有了力量的人,她利用了当前的规则前进,在她的成长之路上,有很多女人曾被提拔她的那些人侵犯,是不是也可以说她是踩着同胞尸体登上高位的?好吧,这是个很无奈的过程。可当我看她接受节目采访时说出「下辈子能选我还做女性,毕竟还有家庭这个退路」时,真的对她太失望了。[……]

继续阅读

从服饰审美谈性别认同

1

从服装行业的技术、实用和纯粹的审美的角度,而非传统价值观下审美的角度思考,穿男装女装不是一个心理性别、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观念的冲突问题,而是一个穿着之后,人整体形状(无视衣服上的图案与色彩)好不好看的问题。

相对于男性,女性的特点是:肩膀和腰相对窄,臀部和大腿相对大。所以男生穿女装的结果就是被捆得很难受,而屁股处松松垮垮,又或者选择大一号的女装,结果除了肩膀和腰都特别肥。女生穿男装的结果就是浑身松松垮垮。

相比之下,大家可能一般都觉得,宁可显得松松垮垮,也不要被捆绑得跟个热狗肠一样。所以即便不考虑传统价值观和个人主义之间的冲突,也确实是女生穿男装违和感小一些。但最好的选择还是各自穿一些合身的衣服,才是又舒服又好看。又或者可以试着把各自社会性别认同特色的图案和款式应用到不同的尺寸上,在这种新式男/女装之下,才是仅仅关于性别认同领域主流价值观的讨论问题。

比如,如果放平心态看,只要合身,男生穿粉色的裙子也没什么奇怪的,女生穿紧身的黑色燕尾服也很有趣。所谓价值观,不过是大家习惯了什么而已。

2

但这个说法也有定义和逻辑上的问题。如果把女装设计成符合男性身材的款式,那就不再是“女装”了,实际上只是某类衣服的男款而已。

女装的实质其实还是女装本身比较符合一般女性的身材,最明显的区别就是:女款服饰腰部故意设计得比较细,让女孩子可以更好地凸显自己的身材美。男装同理,肩宽的话,穿凸显棱角造型的男装会显得很拉风。刨去社会认知不看,女装整体显得小巧优雅,男装整体招摇大气。虽然也有相反风格的设计,但总的来说这里体现了人的一种心理属性,又或者说,体现了不同的身材给人带来的不同气质印象。

服饰在设计时,本身就是为一般人的体型准备的,例外的话只能认栽了。比如我妈,由于体型超标,裤子只能买最大码的男款再裁剪,勉强让自己能穿上,比如我,由于大腿和屁股比较肥,不好买合身的男款裤子,屁股肥裤子的往往过长,非常不舒服。

因此,女装大佬的存在更像是一种嘲讽:在下身材这么好,脸又这么俊,穿什么衣服都好看呢~我雌雄莫辨你管得着我?FtM比MtF更容易被接受也是这个道理,小骨架比大骨架可能性更优秀,大家一时半会儿看不出猫腻。

所以,明知自己无法使用还会产生兴趣的想法就非常值得玩味了。我认为,这种想法的本质还是对异性生活的渴望,服饰只是最能凸显生活的社会性的部分罢了。就我个人而言,除了女装,其实一切女性化的标[……]

继续阅读

浅谈当代日本文化与中国文化

选修课《今天的日本》结课作业

如果在中国提到日本,大多数时候,人们首先会想到一些比较黑暗的东西,比如惨无人道的侵华战争,包括其中的南京大屠杀,731细菌部队等等,讲完这些,接续的往往是一句“小日本真混蛋!”“日本鬼子不是人!”“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之类。

如果是在大城市,可能会有其他观点存在,比如“那谁家里买的车是日本产的”,“家里的日本老彩电还没坏”之类,当然,最后也难免跟上一句“小日本鬼子的玩意还真不错!”

再具体到某些特定的年轻人人群,如果遇到他们,他们会高兴地同你谈起日本文化,表达自己的喜爱和崇拜之情——哦,仅限于同龄人之间,和长辈说话时候,应该还是要带着几分忌惮,羞涩地随声应和的。如若和长辈说这些,大抵是要被套上一个“小汉奸”之类的帽子的。

这些现象中表露的情感多少显得有些肤浅,却又给人感觉那么真实。然而,中国人对于日本究竟是怎么看待的呢?

要说一说这个问题,还得从历史的顺序说起。从隋朝起,落后的大和民族不断派出遣隋使和遣唐使来中国学习,为日本带来了先进的科技与文化,当时的日本,善于从中国学习,通过学习汉字,让这个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民族拥有了自己的字母,让这个农业手工业几乎处在原始社会的国家拥有了更加先进的生产力。一时间,日本全国兴学汉语,读先秦之中华经典,着唐装,建中式建筑,中华文明的强大文化软实力渗入了日本在内的东亚诸国,仿佛整个东亚地区的人民都是精神上的中国人。

中国人民和日本人民之间的民族仇恨,说到底也就是这几十年来的事情。由于日本侵华战争,中日两国之间的关系到达冰点,那段时期是中日关系最黑暗的时代,这一影响也持续到今日,不到那些受到侵华战争影响的一代人去世——或许还要再过上半个世纪——中日人民之间莫名其妙的仇恨暂且是不会消停的。

在那之前,近代以来,随着西方的崛起和中国的衰落,善于学习的日本人延续了一千年前祖上的优良传统,展开了一场通过学习西方文化,力争全盘西化从而崛起的运动。他们翻译了很多西方词汇,如科学、物理、化学、经济、政治、干部等等。这些当代中国常用的汉语词汇都是日本人发明的汉字词汇。虽然他们一度甚至想要通过废除日语以及汉字,全面学习欧洲语言来革新自我,但这一做法毕竟还是太搞笑,最终被放弃。

辜鸿铭曾经在日本演讲说,“日本人才是真正的中国人”,辜鸿铭的一席话意思是,按照日本人喜欢的东亚中心论说法“崖山之后无中国,明[……]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