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

日记是指用来记录内容的载体,日记也指每天记事的本子或每天所遇到的和所做的事情的记录。

精神股东与消费快乐

重水姐评论区下面那些迪士尼精神股东,真的很让我羡慕。

作为能接触到米老鼠唐老鸭的中等人,我从5岁开始看米老鼠杂志,一直到12岁,迪士尼也算是我构建起最基础普世价值世界观的洗脑源了。从小到大一直都是过激迪士尼吹,迪士尼的作品也很少让人失望过。不过这种 守护最好的XXX 不许喷我的爱豆 的心态,可能小学毕业后就没了吧。

羡慕她们,20多了还能带着12岁的心态潇洒消费。天然地就受到很多关爱,能心安理得地花着钱,并且觉得我消费我有理,这种状态——之前也讲过,人能够确认自己做的事情是正义的,不去反思,就会快乐——我是真的很羡慕。

只要能想明白,在这个时代,实际上能为自己带来快乐的,只有 买买买 和 啪啪啪 两件事,就会意识到,对消费的客体思考太多,揭露出自以为的真相,就会破坏消费过程本身具有的快乐。这种想法很危险,会阻碍快乐的生长,让自己进一步接近死亡。

「鱼生下来是不是为了被我吃掉」以及「鱼长出骨头来是不是为了在我吃它时碍我事」之类的问题,实在是太破坏吃鱼的感观。不过对我来说,一旦有一次意识到了这一点,就很难再回去了,很多快乐就这么消失了。

柔软的那部分到底有什么用呢?虽然从小到大一路走来的各位文科老师一直在竭力向我证明它的超验意义,但血淋淋的实践下,我还是觉得,它没什么用。对这种状态,既没必要声张「这是我们人类之所以为人的证明」,也没必要说什么「我的脑袋里长了个肿瘤,它的名字叫理想」之类的自我感动发言。更好的解释是:我这人就这样,快乐点很诡异,笑点低,但笑不长久,所以稳定地活下去不太容易。我就这水平,说啥也没用。

[……]

继续阅读

焦越和考研

那位焦同学肯定是遭遇了性别歧视不假,造核弹这种事让你这种北京大小姐去干哪天觉得苦了嘤嘤嘤跑路咋办。这个歧视是挺常见的,站在考官角度看,没必要冒险招个女的。(没有说认为这种歧视合理的意思)

考研这事比较烦人的就是不完全按考试成绩说话,但这事的确不应该完全按考试成绩说话。首先,研究生不是完全自己开开心心看书看着玩来一波大五大六大七,一定程度上是要去搞科研打工,那既然是收打工仔,老板一定会考虑自己的效益。其次,学科实力≠考试成绩≠工作能力,这三个完全三码事。仅看初试的话,且不说考研初试难度和高考相比低得惊人,考完了之后对很多人的能力并没有那么有效的确证。

实践出真知。清华可能还好,我们这个级别的学校,老师就很喜欢要本校的学生了,复试都会把过线的本校学生花式找理由抬进去。我一开始觉得自己捡了便宜,很内疚,后来发现……老师们的歧视是有道理的。很多来我们这里的同学就是想通过一波考试翻个身,给自己用名校研究生的牌子镀个金,很多人不仅基本功差,思维迟钝,甚至也不是很想老老实实给老板打工锻炼自己能力入这行,只想在北京用两年时间到处逛逛,有些有志青年逛一逛是在想着看看能不能找份工作留在这里,更多的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这个思路和这个国家很多家里有矿的人出国留学的原理是差不多的,北上广就是小镇青年的美加澳。

回到焦同学。我的确是个考试分数和学科实力都不如她的废物,只是,从她的那段自白来看,我大概可以诛心地想到,在性别歧视之外的原因中,为什么她会被淘汰了。我身边有很多这样的朋友,从小生活在正义的道路上,对自己身处环境的正当性无比地确信。他们一直都觉得,只要自己按照规矩——成为一名考试做题学家——办事,那么总能做正确的事,变得更好更强,合理地把别人踩在脚下。在这样的环境里待久了,难免有自己很牛逼的错觉,以及觉得一切都能用考试做题衡量,以让自己生活在安逸的舒适区的错觉。

校园的确是这样的,充满着关于理性与公正的探讨的世界。所以很多泡在校园里的人还真就这么信了,以为所有的世界都是这样的。然而各个世界的联系是那么的紧密,不想明白自己为什么能一帆风顺地成为考试做题学家获得绝对正义的荣誉这件事,怎么可能想明白自己为什么被性别歧视呢?[……]

继续阅读

从电影《流浪地球》谈电工刘

我中考后看的《三体》,高一时候把电工刘全集看了。说来惭愧,我科幻看得不多,但只看了臭名昭著的电工刘的作品,这主要是给他的《三体》一个面子,另一方面,也算是一种「为你打开一扇门」,毕竟刘慈欣入坑科幻,有始要有终。所以我很难说科幻小说是怎么样的东西,只能吐槽一下电工刘的作品风格。

作为一个各种领域中的原作党,我一开始听说流浪地球要拍电影的时候内心比较复杂,一方面,流浪地球的设定很适合做大特效大场景,看着肯定很爽,另一方面,我知道原作里面那段刺激的人类自相残杀戏码肯定不会出现了——果不其然,电影中取而代之的矛盾是地球撞木星,对执行流浪地球计划中受到的社会阻力也是一笔带过,最终,作品的价值观落脚在了「回家」这一点上。电影在大年初一上映,吴京饰演的父亲最后和儿子和解的感人演说牵动了无数观众的心(但由于吴京风评被害过于严重,我看到那时居然一点都不感动甚至还想笑),从这个角度说,《流浪地球》是一部优秀的商业电影。

但从剧情片本身的艺术性而言,这部作品并不高明。剧中的每个场景拉出来看,表演得都不错,特效和美术也算是国际顶尖水平的了。但剧本把它们凑在一起,就感觉特别拧巴,每个段落的衔接和转折都显得十分僵硬。从中国电影的角度说,的确值得鼓励,但放到世界范围来看,也就是6-7分的感觉。

必须说明,要批判一部科幻作品,从科幻设定自身批判是毫无意义的,科幻的「硬」和「软」不过是大家感知上觉得「这个设定实现的可能性大吗?」的主观感受,幻想小说本身就不是现实主义作品。想要批判任何文艺作品和他的作者,就只能从价值观入手进行反驳,这其实挺主观的。科幻在一定程度上只是阐述价值观的手段,而一个「科」字为它带来了一定的宿命式的合理性,或者说真实性,但这都只是我们的幻觉而已,实际上,科幻作品,尤其是电影,就是看着爽就完事了。

首先,除去剧本结构和争议极大的价值观问题,我本身就不是很喜欢流浪地球这个设定。同样是宇航员和地球上的人协力拯救世界的剧情,外国爹会想到《星际穿越》那样穿越虫洞空间时间寻找新家园,中国人的《流浪地球》就带着一股有关难离故土的中华土味。不是厉外垃同的意思,只是觉得从直观的视觉体验来说,流浪地球这种划船开着地球走的思路也太土鳖,啊不,硬核了,非常符合一个北方老农民的想象。当然这也是刘慈欣最有趣的地方:他总能想出一个独具一格的馊主意写出来,大家还觉得这脑洞挺有新意。

这是刘慈欣作品的[……]

继续阅读

从阿静聊如何玩微博

看到首页某博主疯狂吐槽阿静,突然想起来17年初那会儿关注过阿静和她的朋友们办的一个公众号,里面写了一篇黑小粉红的外宾式吐槽文,很快,小粉红们对她们发起了攻击。阿静她们一开始还用一副嘲笑弱智的表情对小粉红们嬉笑怒骂,后来发现形势不太妙,就赶紧注销了公众号。我想,这是对的,毕竟谁也挡不住群众们意志的胜利。

那年也正是我的国最厉害爱国话题最激烈小粉红们最狂妄的一年,现在共克时艰,泛支持者阵营也没那么跳了。说实在的,那个公众号的水平并不高,那篇引起大量非议的文章也有点过于外宾,她们批评国家的角度找的居然只是LGBT和传统文化保护不足之类非常进步主义上等人小姐姐的方向。倒不是说说得不对,只是着重挑这几个角度黑,好像还是显得有点狭隘而幼稚。

回顾一下网络舆论中泛反对派和泛支持派的演化还是挺有意思的。我在翻看每个意见领袖的观点和其个人经历时,可以很快对每个人的大概情况进行归类,我发现绝大多数人都只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对一两个话题有比较深刻的认识,但出于寻求集体的本能,还是把自己归类到了几个阵营之中。但实际上,各个议题的角度非常多,想要分成两三个共同体搞精神互撸都不太现实,不过由于我们固有的思维缺陷,我们还真这么做了。

倒不是说人要啥都全懂圣人一样面面俱到才能说话,但总得有点底线。一方面,喜欢说话且关注者很多的人中,在自己擅长领域学术基本功扎实并能够有一套属于自己的逻辑完备的认知和表述体系的人并不多。另一方面,能够意识到自己只在某几个领域有发言权并对发言负责的人并不多,尤其是关注者多了以后,一些人就会飘飘然,能看出来,他们在微博的海洋中徜徉,十分快乐。

我想说的是,在食用社交网络时,如果只是思考一个观点还OK,但一旦决定要关注学习某个人的思想,就要想办法不被语句的修辞和关注者人数带来的气场欺骗。要想到:博主也是人,所以一个很重要的玩法就是要先对每个人的来历进行政审,大概描绘出此人的画像,先验地进行预设,歧视对方一番,这样才比较容易抓住重点。就拿阿静来说,如果你知道宁波诺丁汉大学是什么级别的大学,再看看她平常关注的议题都是什么,日常生活是什么样的,每天花了多少时间浪费在社交网络上,你就知道她能够达到什么层次的讨论高度了。所以就可以知道,关注她的乐趣点绝不是和她一起思考如何当一个好反贼改善世界,而是要学习她对她心中上等人生活的理解,也许真的有一些她推荐的不错的文学作品值得看一看。[……]

继续阅读

近日游戏生活总结-20190129

近日游戏生活总结

杀戮尖塔:
早就打折时候买了,最近突然想起来了玩一下。不得不说真的牛逼,是我理想中卡牌游戏的模式,操作感十足,随机性有,也有一定的计算成分,不会很腻。炉石冒险模式怕是直接抄的这个(抄得也不错)。刚打通了战士线,希望制作组推出更多有挑战性的玩法。

隐形守护者:(剧透警告)
今天晚上想起来买了。作为赤学家总结一下主要和谐改动点:1.张晓梦对郑君如的描述变成了资本主义姐妹情,而且演员找的一点les气都没(。2.红娘反目改成了为了救儿子出卖主人公。3.第二号和冈山的合作关系被改得面目全非,变成了主人公火车智斗,这个看后续写得咋样吧……
当然了,这个剧本身就很微妙,一方面它的创作灵感来源于根正苗红的TG抗日潜伏神剧,另一方面作者为了摆弄自己的历史知识写了一些莫名其妙黑TG的桥段,大家觉得这作是神作其实是因为作者把二者结合地很好,实现了一种主流政治正确下的艺术性和思想性的突破,但这种位置本身就很尴尬,略显超前了,稍微改动一点都会破坏这一特性。
当然这都不重要,这个版本的冈山爱我喜——(然鹅投票榜还是张晓梦得分最高 我倒

魔兽世界:
达萨罗之战不错,BOSS难度都适中而且很有趣,操作感很好。最重要的是很喜欢赞达拉的画风,和上个版本中后期的绿油油相比不知高到哪里去了(同理暗夜要塞我也很喜欢)。感谢8.0的追赶机制,感谢没有把武僧砍废,让我一个第一赛季没时间打大秘境的日常任务党也可以在团本开启时以382的装等进团直接开荒H难度,N难度野团打第一DPS,这在上个版本是想都不敢想的(

王者荣耀:
玄策削之前我还有大概一个星期的时间再尽可能躺着上几分……

刀塔自走棋:
我玩不动。这玩意怎么这么火的?[……]

继续阅读

熊律师啊

可怜的叶文楠,试图靠蹭各种社会热点维持自身热度,现在被微博上泛进步主义的小哥哥小姐姐们追着暴打,当然了,他勇于挑战自由派道德的形象也让他获得了不少支持者,至于另一部分支持者的来源,应该就是之前游戏风云的观众们了。我们上中学那会儿,他因为在游戏风云以幕后兼任主持人小熊的身份为大家所喜爱,后来他离开了游戏风云,去做其他行业,但总得来说做得并不太顺利。

这也不奇怪,在游戏风云做节目时他就透露过自己英语很差,学习成绩不好之类,一个能力并不怎么出众学渣日系死宅的画像油然而生。直到再后来,2014年末,在那个直播时代的起始年,他在准备司法考试的同时在斗鱼开设直播间和大家讨论司法,我就隐约看到了今天的这一幕:一般想走正道的律师肯定就埋头苦学了,怎么会天天不务正业搞直播呢?他的目的无非就是通过乘着直播这趟东风塑造起人设,走流量变现的路。在这个过程中,他的那些游戏风云的老同事肯定也帮了一些忙。

不知道当年我同学之中他的狂热粉丝看到今天这样子,会作何感想。但也这并不只是他一个人的故事:那些陪伴我们童年的游戏媒体人已经进入了他们这个年龄对应的位置,成为了秩序的维护者。除了无条件地支持他们赖以为生游戏产业以外,他们和上一代人并无太多不同。这似乎又成了一个永恒轮回的疑问:人总要就这样成为父亲母亲,年轻人愚钝的反抗还存在价值吗?还是就这么趁早成熟起来,遁入另一种代表秩序的,愚昧的混沌?这个无聊的问题暂且放到一边,不管怎么说,十年过去了,主流意见领袖不知不觉间都变成了我的同龄人,现在是我们站在台上大放厥词的时候了。

但在那之外,我还是挺怀念当年游戏风云的掌机板块,看小熊张锐打单机游戏吹牛逼的。[……]

继续阅读

关于创造力的感想

终于把龙虾哥那个心理学课的视频追到最新一期了(赞美字幕组)。感觉这位职业心理医生讲得最好的果然还是狭义上的人格心理学部分(第14集:大五人格模型),其他部分我更倾向于是他对当代主流进步主义文化的吐槽……当然也不是说前面那些内容和人格心理学完全没有关系,只是讲得比较零散,体系没那么完整,当成是一位老先生吹吹牛逼分享人生经验给小年轻灌一波鸡汤就是了,也很不错啦。

大五人格模型这节课的内容里,他关于刻苦和创造力的解释给我很大启发:刻苦的人之所以刻苦是因为一旦闲着就难受,而有创造力的人之所以看上去思维活跃是因为一旦不搞事情他们就会难受。而不幸的是,研究显示,创造力和事业(以本科生学习成绩为例)不仅仅不存在相关性,甚至在研究生阶段的科研还存在负面效果。

想了想,我从小到大对自己的「创新」有着一种近乎是苦行僧式的非常严苛的要求,只要我没能对无趣的现状造成一定程度的改变和反抗,我就会感到一种严肃至愧对了自己生命程度的自责。我想,我就是龙虾哥课堂上描述的这种搞事王:一旦有机会创造「特殊性」,我就一定要做到。哪怕是我现在打工给小孩讲课,高中课本这种早就被前人研究烂了的东西,我也希望能在讲解的过程中尽可能地融入一点我的话语体系中的东西,每次讲课都能产生一点新的点子,能让我的行为被我赋予意义,使它彻底属于我。这种诉求固然给我增添了不少烦恼,有些时候不得不糊弄了事,由此感到很郁闷,但有时说服自己放弃也能获得短暂的解脱。说到底这是一种试图讨好所有人的,扭曲的完美主义情结在作祟,和创新其实没太大关系。

我知道我本身是个创造力不强的人,身边很多朋友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感受快乐的能力都让我羡慕并暗暗自怜。老实说,我的乐趣更多来自于模仿已知的美的形式的过程,这其实是略显客观而程式化的做法,我甚至可以指出我的行为中存在的某种强迫症式的底层算法。比如说我有这样的习惯:和某一人群待久了就会不自觉地想要疏远他们,写作时要减少重复的用词和句式,连续的两天之内不吃同样的菜,给不同的朋友一定要送形式不同且有不同含义的礼物,即便第二天交不上作业要被老师劈头盖脸痛骂也绝不抄作业,等等,诸如此类。总的来说,这算是一种对生活的审美追求,这样的审美也的确比较个人、病态而执拗。我总是由此想到,也许并不存在不依赖某种自己崇拜的抽象符号而生活下去的人,只是我的这种符号作起妖来不太明显罢了。

龙虾哥在这里给我们这些搞事王提出[……]

继续阅读

暴雪全家桶碎碎念

还记得小学四年级第一次把SC1通关的时候,感受到了巨大的震撼。那个剧本虽说在现在看来只是个经典的太空歌剧游戏版,但对于当时没怎么看过「神作」的我来说,各种各样残酷的战争、杀戮、仇恨和阴谋,不断反转的剧情已经是爽到天的黑暗系剧情了。

SC1中三族的设定都是很经典的,文化特色鲜明的宇宙科幻设定:混乱腐败却自由的太空金属风人类联邦;残忍却无意识,作为主宰一「人」的生物武器而存在的中央集权异虫族群;勇武智慧却古板守序的,古罗马式的星灵帝国。以及在三族之上而存在着的,远古时代的神秘超文明塞尔纳加族。

那个时期科幻作品对外星人的描述主要就是「异形大战铁血战士」的结构。一种是靠数量和蛮力堆积出的残忍的生物武器,另一种则是虽然数量稀少却拥有着魔法级不可思议的科技的高贵智慧生命。《光环》中的两种外星人也是类似的设定。应该说,这些设想都只是在科技层面上,有关两种生物进化方向的不同极端设想,以及其所蕴含的政治哲学:生物进化和中央集权的超人政治,或是科技改造外加宗教统领下的族群共识;正如剧情设定里所说:异虫是塞尔纳加创造的「绝对的形体」,而星灵是「绝对的精神」。至于人类的意象,则是介于二者之间的,类似于「凡人」的那种形象,虽然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却因为追求自由意志与兽性间的平衡而闪耀着别样的光辉。

然而到了SC2,残酷虚幻的太空歌剧画风突变。且不说角色的台词从各种变成了戏谑,稀释了严肃的战争氛围,初代中塑造的文明群像也被毁得十分彻底。自由之翼的风格还可以理解,反抗军领袖吉姆雷诺率一众佣兵游勇抢滩登陆英雄救美,没问题。但后来的两作我就有点看不懂了。凯瑞甘只是个普通士兵,被救活后第一反应居然是找蒙斯克复仇而不是忏悔一下自己母巢之战杀了那么多人,而且居然和雷诺一样在自己的旗舰里和一群虫子有说有笑,甚至能大言不惭地说出「星灵也杀害了很多无辜的异虫」这种话(「Christian也杀了很多的Muslim」既视感);至于阿塔尼斯回复塔伦迪斯的「没了卡拉,我们还有什么」答案居然是「自由」。虽说道理是这个尼采超人理论式的道理,但实在是有点无力吐槽这种不走脑子的天下大同:那三族之间除了长相不同,到底还有什么区别呢?

SC1还算是群众史观科幻片,面对潮水般的敌人,英雄们的使命不过是寻找到合适的盟友和对应的科技,反复斡旋下争霸黑暗森林般的星区中的一己之地。SC2就是丧心病狂的英雄史观魔幻片了,雷诺为英雄救美[……]

继续阅读

钱佳楠的道德困境

首页上很多人都在讨论这篇文章。有同情作者的,有讥讽作者的,有对讥讽者的道德做出批判的,也有反驳说批判者圣母心泛滥的。

我倒觉得没必要这么上纲上线。首先,这个故事很简单:作者的母亲患了重病,而作者无力为她提供最好的医疗服务,感到很无奈。然后,作者在本文中抛出了两个论点:1.想要获得最优质的资源,要么有关系,要么有钱。2.自己选择的专业是自己的梦想,但它赚不到钱。

比起讨论大家的情感倾向,不如先看看现实。医疗资源本身就是一种稀缺资源,不然大家也不会排队挂号,号也不会被分为普通号和专家号。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只能通过制造更多医疗设备,培养更多医护人员解决。在短期内无法改变的现状下,排队是最公平的制度了。

然后是关系带来的插队。潜规则肯定是不对的,对权力的滥用明显不如明码标价正义。想要插队是人之常情,人都会在需要保护至亲的境况下失去理智。即便是自诩善良正直的自由派作家也难免在此刻道德失格,这一点可以理解,无需过多苛责。其实别说这种人性的艰难时刻了,在地上捡到了一百块钱大家是不是都要考虑一下呢。能保证自己遵循多少原则,是取决于自身经济能力的。仓禀实而知礼节,在大病面前考虑靠关系挂专家号的作者,和饥饿面前考虑抢劫食品的流浪汉,没有本质区别,都只是为了自己认为必要的资源而破坏规则罢了。

问题来了,什么样的资源是应得的,必要的?这样引起广大城市居民共鸣的文章也不是第一篇了。前有《流感下的北京中年》讲述大病对家庭生活质量打击,后有小凤雅的故事激起网络群众一片何不食肉糜式的呼声。包括这篇引起争议的文章的作者也觉得医疗应该是「不需要权力和金钱也能享受的基本服务」。但这些文章从未告诉大家一个血淋淋的事实:医疗资源,就是不太够用的。

在我看来,这篇,或者说这类文章引出的一个最有趣的道德讨论就是:当大病这样的灾祸降临到普通人家头上时,是应该全力救治还是弃疗留钱?这好像又是个功利主义还是绝对主义的道德观问题了。不管怎么说,作为一个现代人,还是应该感谢现代社会,给了我讨论道德原则的余地,而不是让我在面对这样的情况时只能含泪弃疗。

作为一个缺乏欲望,对活着兴趣不大的人,我经常思考这些问题。比如我已经把自己登记到了中国人体器官捐献中心,此外我也想过,如果自己是小凤雅,或者那位念叨着不当害的岳父,我该怎么办。出于对身边亲友的热爱,我可能会很快做出弃疗选择。当然这就扯远了,我想细说的也不是我的选[……]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