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主义

假装在生活

读研的两年期间对很多事产生疑惑。实验室的师兄师姐,也不知道他们每天在干什么,那点理论功底能有什么样的产出。看看文献刷刷知乎,老板不在打打页游,晚上在实验室看动画片,一天就这么过去了。读研读博挣不到钱,和同龄人的社会化程度相去甚远。可能只是身处实验室,可以追求一种“我果然还是正在干正事啊”的安心感,假装在生活。硕士三年过去了,博士三年过去了,延毕两年过去了。结婚了。

我的一贯想法是,如果确定自己在这行干不出有趣的东西,那就赶紧跑到下一个地方去。想让我蒙住眼睛白白做你想让我做的事?那可不行。但很多人似乎非常擅长定义自己,体制赋予的铭牌压倒了自由移动的直觉,需要由他人安排的routine才能让自己不发疯。

这算是一种降虏学。女人不行。昨天看到那个自我安慰般的“读博比转码挣钱强”就觉得好笑。数据事实是,女人高学历的比例越来越高了,越来越有文化了,越来越女权了,越来越比不读研的男人挣得少了。女人有文化男人提供钱,新时代异性恋结合结构一则。大家都觉得自己怪不错的,没人就伦理问题提出质疑。

这事当然不只怪女人。放在更大范围内的困惑是:人到底想不想支配别人?钱说白了就是分配资源的信用积分,挣大钱说白了就是在某个位置上支配他人的过程。不想挣钱只想发声,那这赋权最后都赋到哪去了呢?考虑到大多数人都忠厚老实,没那么多恶劣心思,被敌人欺负才是常态。好像自欺欺人安分守己这事也就被默认了。

说到底,人还是在负面情绪驱动下才容易干出大事。穷人家的孩子更容易有出息,凤凰男要复仇,那就和孔雀女兵戎相见吧!不需要支配别人的人就不会去这么做,有退路的人就会选择退路。但,对我来说,这样是不行的呀,毕竟,我的自由就是一部分人的不自由,是不是。

附:被我吐槽的原微博

[……]

继续阅读

第五个馒头

早年逛知乎,看工业党为1G洗地时,常用到一个比喻。大概就是把中国工业化进程比作吃饭,改革开放后美国的技术和市场支援是让人有饱腹感的第五个馒头,而1G时期磕磕绊绊的基础设施建设才是先前吃掉的四个馒头。尽管从结果看,让中国实现工业化的是最后一步,但前面的积累同样不可或缺,甚至意义更重大。

且不说这个结论对不对,这个论述的思路非常有趣。它的意思大概是,某种事物的发展具有一种顺序的结构,违背这个顺序进行发展定没有好果子吃,至少在分析问题时,人们也应该考虑到因果关系是什么,不能片面地盯着最后一步看。

类似的理论还有马斯洛那套大家都听腻了的五个馒头,啊不,五个层次的说法。再比如一般通过国人最喜欢的教科书上写的历史唯物主义那套,觉得人得先有钱才能追求精神文化生活,等等。近年来,我观察到的可以应用这种思路的场景有不少。比如大家最喜欢起哄的两性关系话题:尽管网络空间上女性主义喊得很欢,但从结果看,尊重女性,精神共鸣,这些看似美好到了极致的想象不过是恋爱中的第五个馒头。很多女人只需要前两个馒头——基本的生存和延续保障——就足以被搞定了(李星星的故事狠狠地扇了食肉糜的都市丽人们一个耳光)。

这个思路同样适用于更广泛的统治的逻辑。弱者的悲悯不被认可,大家更多为强者的屈尊喝彩,没有伤害别人能力的人收起拳头是毫无意义的。体制的暴力机关在呼应庸众对正义的呼唤中获得合法性。毫无疑问,“正义”这样的上层建筑也是那让秩序得以成立的第五个馒头。使用暴力的人,是强壮的;掌控暴力的人,是强大的。只有贵族才会教孩子从小要有绅士精神,那是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生来就拿着那前四个馒头。

——但是,如果贵族变成穷讲究的落魄贵族了呢?在这一思考下,我担忧起当代赛博朋克化进程中的一个现象:假装自己吞下了第五个馒头变成了一种时髦的生活方式。人人都可以悲悯他人,人人都可以共情名士,人人都可以追求极致的精神和谐——尽管我们的肉身和它的生活是那么真实地孤立而衰弱(被扒出来的在八平米的出租屋里指点江山的国师大V还少吗?)。以前大家都是抱怨上等人不食人间烟火,现在反倒是下等人吃起赛博精神肉糜来了。

大学生数量增多,网络连接遍地,从中心地带发出的标准生活方式与道德水准律令也传递到了边缘人的耳中。但那毕竟只是一段话语。倘若秩序洼地的人也不幸地在此共情,迎接自己的将会是永恒的认知失调,折磨。最后只会发出一些什么“高房价毁了爱情”之类意义不明[……]

继续阅读

更小的世界

该收收心了,暑假要结束了。长达六年的暑假要结束了,准确地说,是5年11个月23天,自2014年6月9日起,到2020年5月31日。

这是个忧伤的比喻。大概意思是说,当我不再是个做题家,就没正事可做了。但我的确这么认为。总有人告诉我,应该划分出明确的区域,工作和生活应该各自区分出来。不过,我始终无法理解“生活”算是个什么概念——为什么人一定要把生命中的一半设定为痛苦,再把另一半设定为快乐呢?仿佛人是为了痛苦而活着的一样。这或许可以被解释为一种良性的负反馈循环,但总的来说,对我而言,这个结论很荒谬,我不接受。

活着的每一秒都很重要。因为我知道感受是什么,我知道定义的定义是什么。

[……]

继续阅读

评豆瓣某囤书男

被烧书那男的我看着挺眼熟的,和我爸一个样:文史哲国师学爱好者+体制内混吃等死+结婚生娃完成任务之后觉得“啊我终于可以休息了吧”就安然自得地奔向了自己的小爱好。(纯粹是猜测,希望我是错的

区别就是,我妈还是砸他电脑砸得不够用力,未曾取得绝对的控制权。

没错,没错,评论区对这位男士的批判都完全有道理。小县城的国师学爱好者确实是那种自我意识过剩的巨婴,热爱囤积而不阅读也是病态的习惯。这些毛病我都犯过,现在也尽力克制,我当然懂。但任何小毛病都不是损害私产破坏和睦的理由。

更何况,有一说一,看书打游戏这种活动是最人畜无害的了。缺乏视野的人永远不懂珍惜现在的好东西,我看他的妻子也是欠尝尝配偶出轨/家暴/酗酒/赌博/吸毒的滋味。且不要说这男人上交了工资卡还亲力亲为做家务带娃,可谓是标准好男人,他希望借此换来自己沉浸在业余爱好上的一分清净,似乎也无可厚非。但说这种男人是标准好男人就像是说民主自由是标准好制度一样,不管在世上的哪个地方,即便给了群众标准的好东西,人不满意,还是不会珍惜,还是会堕落,灭亡。

在这种思路下,你会得到一个看似荒谬但真实得让人痛心的结论:为了铸就秩序,能管住了人维持社会稳定的就是好制度,能让老婆不哭不闹的就是好男人——管他是靠哄老婆打老婆煤气灯老婆还是怎样做到的。

我对谈恋爱这事比较犯怵也很大程度归功于我妈,每次想起她对俺爹咄咄逼人的样子就让我产生一种“女人是满足不了的(,看来只能多打两顿了)”的偏见。不过,我是个和平主义者,我不想打人(,还是煤气灯吧)。一想到女人可能会日渐变得跟我妈一个德行,我就一瞬阳痿。

当然了,归根到底,男方也是活该。这样的男人的确不是坏男人,但他也没那么上进努力为自己的家庭做出额外的奋斗。因为他们结婚的理由是极度被动的:单纯为了“完成任务”而结婚,好让自己感觉到没有被社会排斥,感觉自己没那么糟,那对象是个什么东西,俩人化学反应出什么结果都说不好。

当人产生“完成任务”这种想法的时候,从一开始就输了。这样的人并非真的热爱家庭这项事业,因此不可避免地生活在孤独中。他们把空虚的情绪转移到其他病态的爱好上也是顺理成章的事……(不,不过,囤书算是这些爱好中最良性的了吧?!

所有人都无法改变现状却又不甘心,孤独就变成了时代的主旋律。首页的阿宅朋友们在未来做出选择的时候可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谷子和游戏账号嗷。[……]

继续阅读

关于游戏性价比的思考

通关了只狼。只狼的原始定价是268元,我是在打折时入手的,价格是174元。

总计的游戏时间是82小时。如果只是单纯按照游戏时间来对进行计算的话,那么打发时间的性价比就是174÷82=2.12元/小时。

现在随便玩一款垃圾抽卡课金手游,想要玩出点名堂来,都要消费数百至上千元,而其中的游戏过程,无非就是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做一做日常任务。从游戏时间来说,也就是每日1~2小时这样的程度。即便是玩一款手机游戏一年,氪金5000,打发时间的性价比也不会超过5000÷500=10元/小时。

很明显,这种计算方法不对。因为如果我们真的是为了高效地打发时间才玩游戏的话,人们一定会选择性价比更高的方式。我的解读是,人们对一款游戏的消费估值点并不单纯在于的游戏体验或是打发时间的效率,更重要的是,游戏在生活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游戏的特点在于可重复性及收益确定性。人活着,最快乐的事情并非不断地获得收益的结果,而是“自己努力了才不断进步”的感觉。和领导打牌,最讨好领导的做法不是直接输掉,而是故意在关键时刻放水输掉,又不让领导看出来。游戏就是这样的道理,它被设计得非常精巧,制造一个难关,让玩家竭力挑战它,循环这个过程,尽可能地让人的情绪始终处在一种整体向上的负反馈循环中。优秀的游戏可以做到这一点,这也是有些人在情绪意志消沉时长时间地沉迷游戏,过一段时间后反而走出了消沉状态的原因。

一款大型游戏需要沉浸式的体验,如果只允许我每天下班回家玩1~2个小时,那我可以把只狼玩上两个月。但这种游戏体验其实是很糟糕的,没有长时间集中注意力的训练,我可能需要打半个星期才能干死蝴蝶夫人。虽然和其他活动相比仍属于简单的类型,但在多数时候,电子游戏也都是属于需要主动调动自己大脑积极思考的活动,没有稳定的训练,同样打不出好成绩,更不要提什么努力学习克服困难的爽快感了。

手机游戏的优势在于便携,我们可以随时随地地开启这个过程,让屏幕上闪烁着的像素点夸奖我们,告诉我们“你赢了!你牛逼!”因此,我们不能因为手机游戏的相对粗制滥造而批判它“不是游戏”,从“设置难关——克服困难”的过程的角度说,手机游戏设计得更好,它更高、更快、更强。这种陪伴感是人生永恒的命题,它很难得。

在手机游戏课金消费的过程中,我们在三次元中获得的资金转化成为了克服二次元中被设置的困难的法宝,次元壁被击破了。这也是老派的游戏玩家诟病内购和微交易的一点,传[……]

继续阅读

猝死的必然

绝大多数在努力奋斗的人,多少年后,从最终的结果来看,其实都是在追求本不应不属于自己的力量。很多人就在其中崩溃了,堕落了,猝死了。

在我看来这就像一只山羊在攀爬峭壁一样,爬的过程中摔死了,没能走到下一步,都是很正常的事。如果一个人只把「成功」(最终成为统治者的结果)作为生存的唯一目标和意义的话,对这样的故事,也就没什么「值不值得」的价值判断可言了。尤其是在这个增量越发稀缺的年代,稍微有一点上进心都有可能落入这个状态,这种事再正常不过了。

有些时候我也想,那些猝死的人,如果直到死前都是在抱着希望前进的,只在猝死的那几秒钟感受到了无尽的恐惧与悔恨,也不一定是件坏事。

当然了,我还是很喜欢《百元之恋》里面教练的那句话的:「以后可千万别说什么『老娘也曾经努力过』之类的话啊。」(大概这个意思)其实对能客观描述的部分而言,输了就是输了。安慰自己固然是一种选择,但心平气和地接受这场比赛最终的结果,并把剩下的牌打好,是对所有人都更好的,积极的态度。

我也理解大家需要安慰自己的话,由感情来支撑自己的道理。但在群众普遍失败的扁平化社会环境下,沾沾自喜地反复炫耀年轻时的一点点小成就,对有能力的人说三道四恶言中伤,和旧日亲友在池沼中报团取暖,把得不到安慰的人孤立,在失败者(被统治者/无产阶级)阵营中再构建出新的等级制度,难道就正义了吗?只会带来更多的不甘的痛苦吧——反复对过去的某事安慰自己,其实还是放不下的体现。

[……]

继续阅读

精神股东与消费快乐

重水姐评论区下面那些迪士尼精神股东,真的很让我羡慕。

作为能接触到米老鼠唐老鸭的中等人,我从5岁开始看米老鼠杂志,一直到12岁,迪士尼也算是我构建起最基础普世价值世界观的洗脑源了。从小到大一直都是过激迪士尼吹,迪士尼的作品也很少让人失望过。不过这种 守护最好的XXX 不许喷我的爱豆 的心态,可能小学毕业后就没了吧。

羡慕她们,20多了还能带着12岁的心态潇洒消费。天然地就受到很多关爱,能心安理得地花着钱,并且觉得我消费我有理,这种状态——之前也讲过,人能够确认自己做的事情是正义的,不去反思,就会快乐——我是真的很羡慕。

只要能想明白,在这个时代,实际上能为自己带来快乐的,只有 买买买 和 啪啪啪 两件事,就会意识到,对消费的客体思考太多,揭露出自以为的真相,就会破坏消费过程本身具有的快乐。这种想法很危险,会阻碍快乐的生长,让自己进一步接近死亡。

「鱼生下来是不是为了被我吃掉」以及「鱼长出骨头来是不是为了在我吃它时碍我事」之类的问题,实在是太破坏吃鱼的感观。不过对我来说,一旦有一次意识到了这一点,就很难再回去了,很多快乐就这么消失了。

柔软的那部分到底有什么用呢?虽然从小到大一路走来的各位文科老师一直在竭力向我证明它的超验意义,但血淋淋的实践下,我还是觉得,它没什么用。对这种状态,既没必要声张「这是我们人类之所以为人的证明」,也没必要说什么「我的脑袋里长了个肿瘤,它的名字叫理想」之类的自我感动发言。更好的解释是:我这人就这样,快乐点很诡异,笑点低,但笑不长久,所以稳定地活下去不太容易。我就这水平,说啥也没用。

[……]

继续阅读